目前分類:books (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因為這部片,對於花蓮的人文族群紋理、「隨著蔣總統來台,開墾新河川地」的老兵有多點瞭解,也聯想到戰爭的影響:「老總統是不願意我們這一批人退下來。他就講,這一批人退下來沒有工作做。只會打槍,沒有一技之長到時怎辦?所以由政府開發台灣河川地......(55:23)。」

戰爭結束後亦有好大的變動,把人從家鄉拔除,徒手在異鄉搬石頭。這些老兵在台灣落地生根,展開多元的家庭時〈「討原住民、討寡婦」〉,改變人文,也改變了地貌。他鄉、故鄉不是二元的存在。就像石頭不管原本的母岩是甚麼,一定要接受時光和地方的洗禮,接受時空創造的刻劃。

主角人物劉必稼是「中國莊稼漢的代表」,質樸努力。在求取溫飽的年代,娛樂或人生的志趣或許完全不是重點,因此看看人家玩牌、陪孫子,就成為老人家的休閒。但片中也同時帶出村子的情形:年輕人的百般聊賴。

「我也比較少出去了,屁股坐下去就在喝米酒,講都講一些沒有營養的,都是很悲觀的。(50:08)」。鄉村缺乏活力,是因為時代/產業的轉變,沒有辦法連結在地的人文與社群感。除卻生產的行為,人和人需要「興趣」彼此連結,比如「社團」。但是「興趣」又需要教育的養成、相當的資本。所以「酒友會」這樣門檻最低的結社就因此出現了。相較之下,「撿石頭」這項文雅的興趣就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了。片中不僅有石友會,主角之一的阿興也在結尾表示,他的人生可以撿撿石頭就很開心了。這讓我去想,我們該怎樣生活,我們一代一代才能維持信心,在看似無聊的新天地,還能保存探測出美麗石頭剖面的盼望。〈我覺得這整段完全不是片子重點,只是我的胡思亂想而已〉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暑假的疲勞讓我進入一個不想要social,不想要將我的checklist一一打勾,只想要窩著看書的狀態。就像《挪威的森林》的渡邊一整個禮拜不和一個人說話一樣。

村上說想要寫一本戀愛小說倒是提醒了我,我有沒有看過甚麼戀愛小說呢?想都想不起來。究竟甚麼是戀愛小說呢?試著去感覺。

很多殘破的人交雜著彼此需要才可以活下去。看這本書後我突然領悟,「需要」和「瞭解」是極不同的兩回事。有時候你會需要一個人的身體或靈魂,但你不一定了解他。有時候你很瞭解一個人,但那和需要他無關。或許戀愛小說就是在這兩者之間的排列組合吧!在弄清楚需要、和渴望被瞭解的模糊地帶用力活著。

「我也希望能有互相了解的對象。只是覺得別人如果某種程度不瞭解我,也是沒辦法的事而已。」(p90)

因為共同經歷了kizuki的死亡,所以直子和渡邊在求生存上彼此需要,儘管直子從未愛過他,這是僅會經歷一次的共同陰影「革命情感」,就像做愛只有一次會濕一樣。

玲子從療養院出來的做愛,看起來也比較像是「需要」,一種必要,就像是主角去把妹時說「好像不上旅館就不知道怎麼結束這件事(儘管也沒有非常想上)」。

我覺得綠看起來比較像是和渡邊嚐試彼此瞭解的partner。

聽了披頭四的Norwegian Wood這樣有感。
這是我最喜歡的詞:
"She asked me to stay
And she told me to sit anywhere
So I looked around
And I noticed there wasn't a chair"

或許我們都希望/需要別人坐下來,但卻不瞭解他需要一把椅子;
或許別人需要我們和他一起醒來,但不瞭解明早我們本來就必須離開。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的不久時》相當好看,作者語氣豪邁,讓人覺得她一定是個有趣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書〈雖然她在這本書中都說了:「小說是小說:人生是人生。」〉。抄上一段她記述搬家〈其實這段畫和這本書沒有太大關係〉,印象很深的一段:

「我在爬五層樓的樓梯時,全程保持優雅愉快的笑容,接受每個經過的人佩服與讚嘆的眼光。那是我到南特第一個月時所做下的壯舉,我對這個經驗非常非常珍惜,它標誌了我有多麼寶貝我的獨立性--我相信在任何時刻,我都可以靠自己。我絕不把男人放在工具性的位置上,這並不是否定他們,而是真平等--可以解決問題的永遠不是性別,而是自己的頭腦,此後我只要遇到困境,我都會想起這件往事。(p65)」

其中提到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小說《無盡的夜》(Endless Night),寫的好吸引人,就借來看了:「這是阿嘉莎最好的作品之一,故事中,女主角知道男主角是來謀財害命的,仍然愛他並死在他手中。男主角一直以為他詐騙成功,直到有天想起女主角生前與他的對話,他忽然懂了她對他要殺她一事是知道的。他並不是她想像的那個狠角色─他才是被騙的,而騙他的人是基於愛。(p77)」

*

看完《無盡的夜》有一點點毛骨悚然的感覺。不是很確定,如何從書中的字句知道,女主角愛荔知道男主角〈主述者〉要殺她?如果知道這真是太可怕的故事了!

這本書告訴我,有一種毀滅性,可以大大左右人類,明明已經快要得到愛情了,卻選擇毀滅牠;明明可以選擇生命,卻選擇死亡;得到那些夢想中的寶石後棄之不顧;這種性格,就好像主角永遠也沒有辦法從事一個工作太久一樣,他無法看到「完美」或「完成」的事在他面前出現:永遠都想追求追不到的。

我最傷心和最毛骨悚然的的事情就是,我會這樣解釋,因為我覺得我像是這樣的人。

書中引用詩句

Some are Born to sweet Delight, 

Some are born to Endless Night.

不同的路,如何走在sweet delight路上?

*

相較於不敢追求夢想,《野口英世物語》傳達的東西實在是熱血到不行,告訴你夢想一定要追。書中充滿了在困苦環境中,「我一定要做到」的能量,不管物質生活是多麼的貧乏,想到有人說「身體有時候反而是我們的限制」,其實物質也是。

《野口英世物語》中,沒有錢買教科書,只好一頁一頁的蒐集變成自製教科書;儘管參加考試,預設的答案是診斷出「一種」症狀,卻憑著聰明和勇氣診斷出「二種」症狀〈「醫生最需要的除了技術還有勇氣!」〉有手的殘疾、出身低下的標籤,難免崩潰去買醉買春。儘管如此,還是遇到許多真心對待他的好人,溫情指數百分之百!〈不過作品歸作品,日本和美國或西方世界,對於野口英世的評價似乎十分不同。〉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橋上的魔術師》是我在一個安靜的早上讀完的,或許是因為很專心的讀,看完心中感覺好滿好快樂。

「......魔術師把新的小黑人擺到地上,再畫出一個黃色粉筆圈,拍拍手,一邊哼著歌一邊吆喝起來。......」(p26)

「人的眼睛看到的事情,不是唯一的。」「為什麼?」我問。魔術師思考了一會兒,用沙啞的聲音回答:「因為有時候你一輩子記住的事,不是眼睛看到的事」。(p27)

小黑人

但,如果看到了不只是唯一的事,就好像有複眼?或者同時看到物體的正面、反面〈藝術的直覺、空間的轉換?〉看到了事情的過去、未來〈宗教的神奇、廣大〉是不是,就會記住一輩子了。看見不同的時空。〈如果我同時站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交會點上,明白一切的巧合或偶然,是不是我就會頓悟了甚麼呢?〉

整本書虛虛實實,好像在平行世界,時空的魔法會不會是最簡單的秘密─

「小不點,我告訴你,我所有的魔術都是假的,只有這個小黑人是真的。因為是真的,所以我不能說。因為它是真的,所以跟別的魔術不一樣,也沒有甚麼秘密好說的。」(p28)

「我小的時候,以為把蝴蝶抓來做成標本,就擁有蝴蝶了,我花了好久的時間,才知道蝴蝶的標本不是蝴蝶。我因為看清楚了這一點,才能變出像小黑人這樣真的魔術,因為我把我腦中想像的,變成你們看到的東西。我只是影響了你們看到的世界,就像拍電影的人一樣。」(p30)

真的事情,無法模仿、無法傳授。

還有些很抽象的東西,說不出來。《天橋上的魔術師》這本書帶來的感覺,就像作者把他腦中的、放入我腦中,如書一開始引用馬奎斯的句子:「我真正想當的是魔術師,但我變魔術的時候會很緊張,只好避難於文學的孤獨中。」這樣變小說的魔術啊。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情是:反覆放著Erik Satie的歌。然後剛好拿到了一片《巴黎愛情故事》〈Paris〉,就在片子從中途播放時,傳來<吉諾佩蒂>,嚇了一跳,這麼巧!片中另外一首好聽的歌,是茱麗葉畢諾許在跳舞的sway,歌詞寫的真美很有畫面。

"Like a lazy ocean hugs the shore
Hold me close, sway me more

Like a flower bending in the breeze
Bend with me, sway with ease"

正在細細讀著賴香吟的《其後》,雖沒有特別的關係,不過講著巴黎、也講著偶然性,所以就看到這樣一行字:「五月問過偶然性與必然性的問題,那時我自然無法二者則一回答她。累積到現在,我的想法是,人生的確是一大堆偶然性構成的,不過,許多偶然性,點滴聯繫,卻可能在一段時間之後對我們揭曉了某些必然性。(p52)」

《其後》的感情描寫細膩又複雜。紅色的活動中心、古蹟的法學院......讓我想起在那個時候,我實在看不懂《手記》為何要如此悲傷。或許是年紀到了,我看這本卻看的好投入。「(太宰治)有這樣的句子:「這回的寫作不是當作遺書來寫,是為了要活下去而寫的。(p58)」」,就如同封底的文字說,「這並不是一本關於五月的書,而是關於我自己,其後與倖存之書。」情感的強烈,和活下去的意志一樣的鮮明,讓人印象深刻。

〈想到《巴黎愛情故事》中皮耶看著車窗外的人,感嘆說,你們這些人哪,都不知道自己平凡的每一天有多幸福......〉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老師說,透視就是四個字,「近大遠小」,這是真的,我們對於當下的問題,總是感到最嚴重,未來的麻煩,則渺小的看不見。

2.看教學書如《畫透視我最行》會覺得「透視」這件事情好像很基本,不過看了講艾雪(Maurits Cornelis Escher, 1898~1972)的片子:《破解圖地反轉》後,又會發現「基本」的東西真的很厲害,艾雪就是對於透視有很深刻的了解,才可成就出對於時間空間省思的作品。

3.《創意設計的基礎訓練》一書中有提到,圓餅圖因為「透視」的關係,會讓前面的部分看起來比較大,無法表達正確的比例關係。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真的很清新的書。會想寫筆記是要記下其中提到「Magic Hour」很想見識一下:「一天中最美的時刻,是日落之前,要抓住美妙的瞬間,你大約只有分鐘可以運用......是夢幻般的時刻。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是日本一部名為《魔幻時刻》的電影,由喜劇導演三谷喜幸所執導,雖然這部電影跟攝影無關,但是真的很值得一看,非常有趣。(p65)」另外一個提到片子的是《不要嘲笑我們的性》,「劇情有點忘了,只記得這部片蠻常出現一個拍攝手法,就是正反兩面,同樣的物品從正前方與正後方兩個角度拍,一正一反的對比立刻就會發現畫面差別很大!(p102)」也是很值得試試的拍攝方式。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喜歡大家好成一片的感覺,但也總會有些閉鎖的時刻,一句話也不想講,把自己放在一個安靜的繭裡頭。我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閱讀有「與外界隔絕」氣氛的乙一小說《箱庭圖書館》。就像從頭到尾擔任串場角色的潮音,「她營造出只要閱讀便能遺世獨立,甚至成為校園傳說的特殊小宇宙(p278)」那樣的專心自得。

我最喜歡最後一篇「白色足跡」,很有畫面,講的是平行世界。「或許就像用吸管在肥皂水裡吹氣,會冒出無數個泡沫,世界一直在增殖」(p208),兩個世界突然產生連繫,我們沒選擇的人生、我們覺得選錯了的人生......或許都真實存在於平行世界裡。每個人/每本書/每個故事,不都像是一個網絡嗎?在《箱庭圖書館》裡串場、聯繫起網絡的中心是圖書館,在《情書》中也有點類似。

《情書》書本上下留白的邊、清清淡淡的封面設計,讓人覺得和印象中岩井俊二電影的風格很搭。這也是個巧合和尋找的故事:渡邊博子遇上了「藤井樹」同名的巧合、鍥而不捨的讓過往事件重現。還有追著圖書卡的遊戲實在太經典:「有一天,一個叫做久保田的男生在圖書室偶然發現了一張卡片。一張只簽有藤井樹這個名字的借書卡。這證明這本書只有藤井樹一個人借過。後來,這樣的書又發現好幾本,卡片上都只有藤井樹一個名字。久保田每天都廢寢忘食地尋找這種書。不久,其他圖書管理員也知道了這件事,不知何時開始,大家便爭相尋找這種書(p254)」

*

有天,突然很想看書架上的《八百萬種死法》,打開時發現這本書放了很久看過兩次,但好像也忘記內容是甚麼了。這本書在叫我的原因,或許是我自以為心中暫時封閉的狀態,和馬修一個人自言自語的狀態有點像吧?每天悲傷的事情、死亡的事情〈真的有八百萬種死法〉轟炸馬修,讓活著像是一種巧合。不過這次看,我好喜歡馬修的天真,還為了社會新聞或自己做過的事情有內咎,對於天真、善良有標準。就算生活過的常常是「喝酒不能讓她起死回生,但不喝酒也是一樣。他媽的我為什麼得活得這麼辛苦?為什麼?(p84)」那樣的在死亡邊緣徘徊、不知所措。〈我覺得這個句子中的喝酒可以換成好多動詞,比如說上網、游蕩等等種種現代生活中無意義的強迫症頭。〉

我注意到馬修除了酒吧,也會去圖書館(ex. p93)。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個媽媽,一個在美國、一個在台灣,每天透過網路,將自己拍的照片拼在一起,有著奇妙的相吻合,這樣紀錄每一天。裡面充滿好多我喜歡的元素,花草樹林天空、廚具家具玩具。還有看到那樣紀錄孩子,就會覺得能那樣養小孩真好。很可愛的書。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空口白話沒有辦法消除偏見」,所以片中勇敢的老師設計了一個體驗,讓這些遲早會離開教室的孩子,體驗「被歧視」的感覺,上這「歧視的一堂課」:老師將班上分成高個子和矮個子,首先告知「矮個子是比較優秀的」,並給予不同的待遇。孩子們在短短的一兩天內,有人流淚(崩潰?),也立刻就感受到不平的心理狀態。

令人吃驚的是,要區分人,竟是如此的快速。〈要注意的是,分類不等於歧視。分類,並依據分類給予不同待遇,這才構成歧視。但實務上,或許很難將「分類」和其接受到的待遇,做清楚因果關係的判斷〉不知道孩子能不能體驗到,一開始區分她們的,根本是一個無謂的標準?因此而能在長大後辨別,許多想要區分你/我的言詞言論,或許真的都是無稽之談?

我覺得片中的老師很勇敢,要看著自己親近的學生展露人性,也要真實正面面對「歧視」這件事情的本質。「歧視會讓人傷心、流淚」,孩子這樣說。才第一天,被刻意歧視的孩子自己就已知道,他因為缺乏老師正面的話語而表現不佳。這只是個實驗而已,但會提醒我們,長久的不能翻轉的歧視,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在裡面有個個畫面是,老師安排被歧視者要穿紅色背心,我很有印象。「制服」真的很值得深思。在穿脫這個動作之間,你已經穿上或卸下了一個身分,再具體不過。國小國中高中男女生的制服、不同校的制服,不也都是在劃分我們嗎?

知道被歧視的感覺,就一定不會歧視別人嗎?我覺得這個轉折很重要,我想,被歧視的經驗是一個閥,可以扳到「更追求公平正義」這個開關,卻也可以扳到「更憤怒、更想要復仇」的開關。這其中怎麼運作,或許已不是實驗可知的了。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下要好好把握,因為不論好壞,都只有這麼一次機會了」。《今天暫時停止》說的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相反的,電影中的情境是:該怎樣度過一樣的每一天每一刻?再換一個說法,如果時間和人生是一首歌,當下是一個音符,重複彈奏一個音符會是甚麼情形?

主角的心理歷程從惶恐、面對時間無限循環的放縱,到試圖想要創造意義,歷經了不同的「同一天」。一開始他討厭他所處的小鎮,恨不得快點離開。但因為某種莫名的變化,時間停滯(片中從未解釋為何會發生重複一天的情形)他無法離開,必須每天在同一刻同一個地方醒來。

「一次」可以給人珍惜時光的提醒,卻也可以是隨意對待他人的理由:在忙亂的街頭,我們只會與別人相遇一次,於是我們沒有笑容;在咖啡店裡,因為我們都是過客,所以我們冷漠疏離;又或者,我做這個工作只做一次,所以我不想認真做事。所以,一開始只經歷「一次」的男主角,用自我去理解世界,隨意度過;後來「每天每次」必須面對一樣的人,卻也因此對他們產生深厚的了解和compassion。

於是遇到奧客時,遇到怪人時......我有時也會想〈練習去想〉,如果我們不是在這個場景相遇,或許我們也會是好朋友?也會是可以相互尊重的人?當我們對他人的理解,不只是片面的、現在的他,而是了解他的故事和歷史時,我們就可以產生足夠的同理心和愛。

因為愛需要hard work〈而非機運〉、重複的練習還有參與。開車去看一個地方,和用腳去走一個地方,我就是寧願相信,用腳走的人,一定會比較愛那個地方。

*

片子的結構算是很清晰,我覺得有點像重複看一本小說,你每次要固定去開一樣的門,不過隨著你的經歷和累積的知識背景與心理狀態,每次開起來的門會有不同的變化。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人不愛故事。在一間教室裡,甚麼時候所有人都會抬起頭看講者?那就是講者說:「我告訴你們一個故事」時。〈又或者這句話不是這樣說、但是這個意思時〉。能憑著一己之記憶力、想像力、表情動作和感想,揉合出唯一故事的說書人,實在是萬中選一的表演家。

《電影女孩》中,就塑造了這樣一個「說電影女孩」的形象。

書循著電影和人生兩條軸線進行,一是女孩「說電影事業」 的發展,二是女孩在智利礦區的家庭史。主角這樣回憶她已離家的媽媽:「她的臉孔在我的腦海中逐漸模糊,彷彿許久未拍片的女明星,逐漸被我淡忘......到底我是遇過這樣的事呢?還是那是從電影銀幕上看來的?或者是夢過的。(p78)」當她說她自己的故事時,好像在說著電影。「人生和夢是相同的元素組成的。我則敢說,人生和電影是完全相同的元素組成。(p79)」

當故事中的電視出現時,不禁聯想到《百年孤寂》中相機出現的時候。很少看南美的作品,不過覺得很喜歡裡面的氣氛。好像是「人和人之間還是非常重要的」那種氣氛吧!「如果電視普及開來,必然會撲殺電影院的存在。但我也對自己的工作報著一絲絲希望,因為看了電視的模樣,我斬釘截鐵地告訴我自己,沒有人會喜歡看那些像幽魂似的影像─而且還是在那個冷冷的箱子裡,反而寧願看我說電影。(p116)」儘管到故事末了,「說電影」還是成為一種沒落的行業了。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是推薦給青少年不錯的書,輕薄短小又勵志。故事主軸大概是:高中的主角出門遠行,路程中與許多人交心對談,而這些人都各自有自己的「情結」,但都不吝將自己人生中學到的事情告訴這位孩子。

「到了寄宿的家裡,從餐後收拾、棉被折疊收放,到洗浴室、洗廁所,要比別人早起,幫忙丟垃圾、打掃房間、走廊、樓梯和大門。總之所有想得到、想不到的事都要一一去做。就算主人好心要你坐下,叫你不用幫忙,你也必須隨時見機行事,就算搶也要搶下來做,知道嗎?」(p72)

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高中生得以借住在好心的陌生人家,但超越「好心」的是這位阿姨教他「如何報答善意」、人與人的互動:「小子,不能因為我招待你來我家,你就大喇喇地坐下來喝茶聊天,要知道,你不是客人,而是吃閒飯的。(p71)」而這些珍貴的道理,讓高中生走到哪都受人歡迎,自己也感受到「讓你舒服自在的地方,並不是因為周遭人為你做甚麼,而是因為你能為周遭人做甚麼。(p84)」。

「下一個世代」的人,已經出現在我的周遭了。我常常在想,要怎樣告訴孩子道理more than being nice。這本書要一直要說的是,人是最珍貴的資產:「人生的成敗決定在你結識了甚麼樣的人......人生的大轉變、與終生伴侶的相識,一開始都是這種偶然的邂逅所帶來的。只是,每一次的邂逅看起來也許都像是偶然發生,但從現在這個時機點回首過去,仔細地看看每次邂逅,你會發現它都是成就今天的自我不可或缺的必然要素。(p247)」我想到s說,每個人身上都有訊息。你遇到這個人,他身上一定有訊息是要告訴你的,我們要做的是認真感受真實的訊息。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說,這部片告訴我們,「孤單真的很可怕。但,這並不代表,你不會在孤單的時候,變得更好。」

我看到了城市常有的孤單。喜歡這部片的色調,以及它看都市建物的方式:無關的人群、密集的網路、心靈寄託的物品。讓我不禁思考,能不能拍出一部在鄉下,大家交流密切,但主角卻感受到「孤單」的片呢?抑或城市的步調和天空,真的會放大孤單的感受?

〈這件事情或許很重要。可以用來判斷感到孤單時,最好往哪裡去、哪裡住。〉

在自己房間砸杯子哭泣、在游泳池和陌生人交流後的失落、有人約飯局但終究逃不出的恐懼。當女主角在夜晚,抱著模特兒時,這個畫面整個孤單到了最高點。人心是多麼渴望交流跟互動,但是交談不代表交流,做愛也不一定是互動。人海茫茫,女主角好像有說一句話:「如果你不知道你在找甚麼,你要從何找起?」

最後冒出了一首歌是ain't no mountain high enough。有句歌詞remember the day/ I set you free片中的歌詞翻譯是「記得那天我救了你」。女主角在窗邊,看到穿著威力服裝戴著黑框眼鏡的男主角〈這好好笑〉馬上衝了下去、搭了電梯〈她原來有幽閉恐懼症,不敢搭電梯,就算20樓也用爬的〉。在這裡好衝擊,看到自己在找的東西或人,心的限制都突破了。被、救、了。我好好奇,一個人真的可以救一個人,把一個人從自己心的限制中救出來嗎?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對我來說,主題是:「人與自然」〈很像課名〉。

常常看著樹、或對植物說話的時候,心中好奇,牠們是怎樣感受我的呢?牠們怎樣感受陽光?怎樣知道小鳥來了又走?行道樹感受得到其他的同伴也在城市裡嗎?......《植物看得見你》講述植物的感受,很合我的胃口。這讓人聯想到我覺得很好看、也是講植物的感覺的《植物的秘密生命》。但作者有提到,他和《植物的秘密生命》取徑不同,他認為《植物的秘密生命》太主觀不夠科學。這本書中則以眾多實驗,描述植物的「看、聽、觸覺、嗅覺、方向感、記憶」,「主張植物確實有知覺」。

有趣的實驗,有達爾文的向光性的實驗(p31)。套住幼苗的不同部位,以測試「眼睛」在哪〈結論是幼苗頂端。大概就像人的眼睛長在頭上!〉。還有,植物有光敏素,可以「看到」不同的顏色:

「植物體內好像有個可被光啟動的開花開關:紅光會將開關打開,而遠紅光會將開關關上......就生態學的觀點而言,這樣的機制很有道理,因為自然界的植物在一日將盡的看到的最後一道光就是遠紅光,而遠紅光對於植物而言就成了應該「關燈休息」的信號,等隔天早上看到紅光就是起床時間了。(p40)

這段的描述我好喜歡,好像看到太陽就在一朵特寫的花前,落下、升起的樣子。還有讓我笑出來的一頁,有一張「達爾文追蹤甘藍菜的尖端10小時45分鐘後描記而成的運動路徑(p168)」。作者提到各種紀錄植物生長軌跡〈如縮時攝影〉的方式,就順帶提到達爾文在失眠時,在植物上方掛著玻璃盤,畫下植物生長的端點,幾小時之後就會得到植物的運動路徑了。

阿拉伯芥,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首次投入精力做基因體定序的植物。

「阿拉伯芥具有與人類疾病和功能障礙有關的相同基因,並且數量還不少......除了遺傳性乳癌基因和囊包性纖維腫基因,還有其他數百萬與人類疾病或損傷有關的基因......早在一億五千萬年前,植物和動物在演化上的共同始祖單細胞生物演化時,這些重要的基因就在單細胞始祖體內開始演化了。當然,阿拉伯芥所具有的這些植物版人類「致病基因」如果產生突變,同樣影響植物體內的正常運作。例如,阿拉伯芥裡的所謂乳癌基因如果突變,植物的幹細胞分裂速度就會超過正常細胞,整株植物也變得對輻射極度敏感,而以上兩種特徵也是癌症病人身上特有的現象。(p138)」

這一段落讓我覺得,人類和生物好像一箱積木的組成,抽到abc塊的堆出了個人,抽到chji的變成植物......我們都是同一個籃子裡的機會,排列組合的存在。

所以,書後的結論是植物有感知〈牠們敏銳的回應外在世界,或許其中某些"智能"更超出人類〉,但依我們目前所知,植物沒有感受「不愉快的感覺或心理經驗」的能力。〈因為沒有大腦〉。好了,問題要出現了,請好好的思考:人是否因此可以任意對待植物呢?

*

會想看《灰熊人》,其實原本是驚異於:竟然有那樣近距離、長時間野外拍熊的故事!而且主角最後還被熊吃了。隨著劇情推進,才慢慢發現,主角是個「狂人」,我覺得他好像在玩一盤桌上遊戲,角色有熊和自己。遊戲中他自己的形象,是個「保護熊的人」、甚至是頭熊,但是在背後玩這盤遊戲的人,是另一面的自己。最奇特的是,「真實」的熊,並沒有參與這場遊戲,主角只是借了熊的icon在玩而已。

一個人也可以這樣理解生物和環境,非常突破想像。

*

我夢到兩個夢,讓我印象深刻。美麗無比、超出我看過美麗景色的美景: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山谷、草皮。我看到豹、我看到雪鴞,夢中的我拿著照相機,心中溢出狂喜,不住的讚美,那是最純粹的感動和快樂,單純濃烈,對美的讚嘆。

醒來之後,我心懷感激,竟然夢中會出現現實生活未看過的美景、現場未看過的動物,我只要一想到這兩個夢,都覺得是奇蹟。

*

回到剛才的問題:可以任意對待植物〈或動物〉嗎?

「如果不是遠古時期隨機發生了某種事件,我們也有可能成為攀爬植物。植物其實就是我們自身演化過程的另一個可能的結果,只是在大約二十億年分歧而出並演變至今......雖然同樣具有感知外在世界的能力,但是人類在演化路途中獲得了植物沒有而且超越智能的特別能力:關懷之心。(p217)」

動物或植物是我們的另一種拼圖,基因的另一種拼法,讓我們的精神得以涉入的存在。不論生物多樣性或者其他已經無需贅述的理由,牠們只光是:讓我們有夢、有文化、有可以學習、可以寄託、可以安慰的力量這點,就值得我們的愛與尊重。我認為,我們人類可以做的,是讓生物盡量展現其本貌〈比如動物的行為,不因為被人類的籠子囚禁而產生變化〉,生物越回歸其本貌,我們人類心靈的資產就越多越豐盛。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片實在太多人在借了,所以我不禁好奇拿起。一位老阿伯說:「你一定要看!」於是就借回家了。

對於聖羅蘭的認識僅只於ysl這個商標。片中看到生命短暫的時尚,和相守數十年的愛情相互照映。皮耶在聖羅蘭沉迷酒精毒品或者憂鬱症時,並沒有就此離開他,在聖羅蘭轉換工作時,說了類似「我們的愛很堅定」的話,明瞭時裝業是他的生命〈卻也是讓他快樂消逝的原因?〉。

是誰瘋狂愛誰?聖羅蘭愛著時裝業?皮耶愛著聖羅蘭?

無論如何,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其實還是有老阿伯欣賞這樣的電影,讓我覺得有一點點的小感動和驚喜!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或許你我都有這樣的經驗。獨自吃飯時,一人吃飯窩在角落,趕緊扒完就走。常常找不到想吃的店,也不是食物不對,就是不知道哪裡怪怪的......

最近看了許多食物有關的故事,我想,上述的情景中,缺少的就是一個有故事、有歸屬感的「食堂」吧。吃和食物,有太多的意涵了。我曾經狂妄到覺得吃飯是浪費時間、填飽肚子的動作,但事實是這每天都要進行的事情,可以變的充滿溫情、感恩,帶來無法比擬的滿足。

我想像:吃飯的地方,像一個避難所。像一個反省的告解室。像平行世界的家庭;一個讓人懂得感恩反省,也能重新出發的地方。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滿吸引人的書名,聽說一派輕鬆,在火車上看完。從語氣和情節來說,都覺得它比較像是言情小說和推理的混合體,大概不會想看第二集了。

不過我還滿喜歡用「僕人」當作推理主角的安排,因為我對於看似社會位置不高、但卻睿智、有頭腦的人總是感到喜愛和尊敬。

這些人就好像書中在舞台前要畢恭畢敬的「僕人」,但其對於舞台的運作,其實有著清楚無誤的認識。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阿富汗的情況並不了解。所以這本書,算是拓展了我閱讀的文化地理界限。

印象最深的,是瑪黎安和萊拉出走的那一段。這兩個背負傷痛、受到家暴的女人,決定出走,決定自己的命運,但是當時的政權規定:「女人必須蒙面、禁止出遊,除非有男人陪同。」短短的一章內,本來首度出現,灰黯色調以外的光芒,卻馬上在她們兩被發現,是女人獨自離家、所以被「遣送回家」的情節中,立刻消失。

所以那是家暴嗎?當女人受不了家暴,要離家時,她所處的社會是否認可女人做為一個主體、一個人,是出走能否成功的關鍵。當社會只認可「家」必須由男人主導時,女人受男人控制,是「家暴」嗎?或是整個社會都在對女人施暴?

信念真是太重要了。我們秉持的信念、因信念建構的社會和制度,反過來也型塑我們的信念。本書中,不管是共產主義、伊斯蘭的信仰、還是性別的信念、對愛的信念,這些信念,都貫穿人們的生活,以及得到幸福的可能。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SBN:9789862112496

貢獻自己,毫不吝嗇的彩虹花,把自己的花瓣送給有需要的動物,自己卻倒下了......

畫風與彩虹花大方不保留的個性一樣,鮮豔飽滿。

故事讓人直接聯想到可怕的催淚書《愛心樹》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