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places (3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隔天早上吃了超豐盛早餐,是飯。「吃飯,不要吃粥,比較飽!」阿姑這樣說,我們吃的好飽上路,準備去雲森瀑布。姑丈說要不然我載妳們去吧!一般是沒有在載的啦,妳們跟我比較投緣......

於是非常感激的坐上了車,姑丈直接送我們到雲森瀑布的入口。大約八點多,路上都沒有人,我們開始了寧靜的探險。

剛開始都是柏油路,大約走半小時會到泥土路上。
就在這個牌子旁,是真的泥土路的入口。還好有這些前人有這些指標,讓我們可以繼續走下去。

路小小的,不過整體來說很好走。
最刺激的是會渡過溪流,竟然還有獨木橋。

溪流非常的清澈,我們手拿著相機、背著背包小心的渡過。獨木橋後不久就到瀑布了。

一看到瀑布,哇的叫了一聲。好漂亮。
待了一下子,我們往回走。姑丈說若我們還有力氣,可以載我們去滿月圓。我們打電話請姑丈來載我們,準備下午去滿月圓。


結果才到門口相機就沒電了,於是我沒有滿月圓的相片了〈哭〉。

下午有些累,我們去走了兩個瀑布,一個叫做處女瀑布、一個是滿月圓瀑布。我還在涼亭上睡了一會兒。每次走步道或爬山,想睡了靠在涼亭上休息的經驗總是很好的,涼涼的,很難做惡夢。大多都是滿足的醒來。

中午在滿月圓的遊客服務中心吃的些東西,下午又因為我頭有點痛,去喝了杯很貴的咖啡,幾乎把滿月圓遊客服務中心的介紹都聽熟了。從滿月圓的「東滿步道」還可以再到「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要走半天吧?不過好像很酷的樣子。

爬完之後,不好意思再麻煩姑丈,我們自己從滿月圓走回來。一下來N就說她想吃熱狗,於是我們在外面的小攤販停了一下,各自買了蔬菜餅〈結果沒有熱狗只好換口味〉和豆干,就開始沿途走回去。一路上都沿著溪走,大約走一個多小時吧!

「妳們怎麼走那麼快!」騎著摩托車的兩個人,從後頭呼嘯而過,我們一看,是攤販那邊的人。覺得很有趣,我們又繼續走。

再走走走,快要回到民宿的時候,又遇到他們兩個:「啊怎麼又是你們!」「你們要去哪裡?」我們說要回民宿云云,「啊不就是那個誰誰誰家...」「不知道耶。」他又說:「要不要幫妳們載?」真是熱情的不得了,「沒有關係啦!」我們很開心的默默走回去。


姑丈正在弄菜,「回來了啊!我還在想要不要去載妳們!」

我們趕緊去洗澡預備要吃飯,因為今天民宿全被別攤人包下,要跨年。原本打算躲在房間裡面看電視,不過他們比預料中還晚,於是我們就在外面閒晃,和阿姑還有姑丈泡了茶。泡著茶,吃花生,一邊聽各種故事。我和N都覺得喜歡這樣的民宿,「好像真的住在人家家裡啊!」比起沒有風格、不近人情的旅店來說,這樣的民宿真是值回票價,讓人感受到無法計量的溫馨。

不過那晚睡得不太好,因為可能是跨年的人們來了,一群人在一起的音量讓10點多就躺平的我,到了12點也跟著他們的倒數一起跨了年。加上腦中很緊張,想到明天要下山、要上三鶯大橋,恐懼感不停的淹上胸口,真不想回去。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過三峽老街買了一個牛角之後,就開始往山上騎去了。這裡騎車也有點害怕,路小又彎;但是「累」可能更多。

雖然總有令人想歡呼的美景。

「也有人騎車來這裡啦,可是沒有騎這種車的!」到了民宿時,「姑丈」這樣說。我們騎的就是大賣場車,沒有變速,遇到上坡硬騎、或是投降用牽的。一路上也有遇到腳踏車同伴,但也沒有人騎我們這種車。

總之是到了,「義鴻民宿」,不在大馬路上,招牌也幾乎無法辨認。「阿姑」說:「喔,妳們騎腳踏車到這裡喔!」之前我們已經通過電話,她說本來預備要打電話告訴我們,會很冷,多帶一點衣服,等等等。馬上進入熱情輻射區。

民宿在一條小溪旁,小溪旁有她們自己的菜園。民宿前則有一大塊空地〈第二晚我和N在那打小八極〉。我們卸下背包,喝了阿姑煮的熱湯,開始四處看看,那時已經接近五點了吧。冷卻純淨的空氣、土的感覺、溪流的濕氣......告訴我,到山上了。

「煎蛋好不好?」晚餐我們在那邊吃,「阿姑」問我,「要不要香椿、還是九層塔〈她不是用這個字,但我忘了,總之就是九層塔〉?」我說都可以啊。阿姑說:「自己去拔、自己去!」我興奮得幾乎跳起來,自己去拔菜來煮,當然好啊!於是到了她們的菜園,黑漆漆的,蹲下來仔細的一片葉一片葉摘,手上都是菜葉的味道。「阿姑我來幫妳煮」,阿姑說:「好啊那給妳用」。這實在是最棒的民宿了。
                                                ↑當天的香椿九層塔!
自己打著蛋,一邊和「姑丈」聊著天,聊說我們怎麼上來的、幾歲啊什麼的。「我要看看妳煎得好不好吃喔!」「姑丈」說。
                                                 ↓九層塔蛋!




還有關於民宿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那裡有隻可愛的狗!!他的名字叫做咖啡,非常乖巧漂亮,聽說前幾天它才去爬了北插天山,爬到不見了,剛被找回來,總而言之是隻愛爬山的狗,一副健康快樂的樣子。

如果叫他的名字,他真的會從別的地方跑出來喔!也會「坐下」、「握手」,我的手一直摸他、搓他的頭,她也都乖乖的,好久沒有經歷這種感人的場面了嗚。



於是那天吃完晚飯、「阿姑」又請我們吃了釋迦,洗完澡之後我們就差不多準備躺平了。明天預定要去雲森瀑布、或是滿月圓,這是本次重頭戲,趕快入睡吧。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該怎樣寫一篇遊記呢?
外面的世界和我的心境,在旅遊時產生大量的交雜,調出了奇妙的顏色。太多太多,不知道該怎樣觀賞。
騎腳踏車,我的注意力也同樣困窘:
看前方,還有前方的路上的東西〈是否有石子、玻璃〉;
看後方,後方看不到,用聽的,聽看看車子來了沒;
下坡時不能太快,在混亂的大馬路上,要緊張的維持平衡......
其實這次騎車的過程,是讓我感觸最深的。美景,反倒是預料中事。

目的地三峽,歇息處在靠近滿月圓那兒的民宿。雖然面臨期末考,但沒有看到綠色的實在不行了,新年跨年就這樣玩一趟吧。

〈我真的忘記這張圖片的來源了,罪該萬死〉
腳踏車的路線是這樣的:從自來水園區這邊出發,約十幾分鐘到華中橋、過橋;開始順著車道一直騎,最後到城林橋時再上橋。這樣就可以順利到達鶯歌,這樣的行程我和N,B三人約花了三個多小時。

到了鶯歌的時候,感覺鬆了口氣,好像距離我們的目標又更近了些。但還是不敢久留,畢竟距離我們的目的地似乎還很遠。飢腸轆轆的吃了「彰鶯肉圓」和阿婆壽司〈好吃耶〉,買了回味無窮的美人柑,我和N送B到陶瓷博物館,我們兩則繼續上路。

我有聽說這兒的柑橘有名,騎腳踏車最怕沒水肚子餓,就帶了兩個預備在路上吃。戴著把臉遮住的帽子的老闆說:「妳們很猛喔!從哪裡來?」因為那天剛好滿冷的,我們身上穿著很多件衣服、戴了口罩和手套,圍圍巾,有沒有騎自行車還穿這麼笨重的啊。

要從鶯歌到三峽的方法,似乎只有唯一的「三鶯大橋」。才剛告別陶瓷博物館,騎一下子就看見三鶯大橋。但是三鶯大橋看來沒有給腳踏車上的地方呀?勉強騎在路邊邊,沒想到這成為最大的噩夢。

摩托車、砂石車、大卡車從旁邊呼嘯而過,對我而言沒有五公分的距離,我非常膽小、非常容易懼怕。
手僵硬的握著把手,腎上腺素忙著亂竄,冷風吹著,我被迫拉回好幾次車禍時,千鈞一髮的生存時刻。生命在那個時候說它是脆弱的,只要任何細微的意外,就可以讓我立刻消失;帶隱形眼鏡的眼睛,因為空氣汙染有些疼痛,說不定就要滲出淚來。

我祈禱著。
然後下了橋,和N擁抱。

腳踏車道彷彿寧靜祥和的天堂,然而自此開始,我們必須騎在一般的路上了。〈我想到有次聽謝英俊建築師的演講,他說:「各位,像你們這種生活,是文明的偶然。」〉我比自己想像中還要脆弱,我甚至懷疑,「我想去哪裡就可以去哪裡,只要不怕累」這個想法,終究會被道路上的怪獸吞噬。對啊,因為恐懼。我想用一種原始的衝動與力量去看世界,可是這個世界卻非原始。

我猜想,在從前,廣闊的原野可以自由來去,但你卻面臨求助無人的危險;在現在,路不是平面中的一種軌跡,而是唯一的通道。我沒有能力站在較高點,看到我的位置來安排路徑,世界大到我不能明白。

三峽和鶯歌的路不知道為什麼,很多地方都沒有紅綠燈,於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市區努力的騎著,彷彿過三鶯大橋恐懼的餘波盪漾。

這段路程的照片數量是零。我當初想,我所有的心神,已經全放在自己的安全上了,或許這次沒有機會看美景吧!只要可以讓我平安到家就好。

這是三峽的地圖。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二八公園中,看來十分古典的台灣博物館,終於有機會進去逛逛了。星期天中午,和N決定去看「波希米亞偶的家」,是個來自於捷克一些戲偶的展。這來自於國外的召喚,竟讓我們移動身體,進入這間一直因為「近廟歧神」而沒去的「台灣」博物館了。

偶戲滿可愛的,很可惜沒有看到劇場表演。不過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樓上台灣原住民的展覽。它介紹台灣各族原住民與生物的互動,運用大量的傳統故事、生活背景為材料,讓我真的感覺泡在故事裡。


最棒的設計就是座位,每個原住民都有一個區,用不同的特色去裝飾。這裡有耳機,可以拿起來聽故事,講的都是原住民族與生物互動可愛又生動的故事。我們聽了好幾個,我還興奮的不停重複唸著故事中雲豹的名字。


這也是聽故事的地方,真的很舒服吧!
看到好多人坐著聽故事,這個空間頓時親切舒適了起來!

或許是因為看了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 影片之後,才特別去注意座位的。這部片記錄一段都市觀察,也是曾嬿芬老師課堂推薦的。裡面有一部分,就是去觀察人們坐在哪裡?人們坐的方式,有什麼特性?看到每個人在公共空間處理私人空間的這個面向,覺得十分有趣。

博物館如果可以讓人坐下,好好的聽個故事,或許就不會有走馬看花這種事了。

之後,我們在休息間拍照,在裡面調角度、擺姿勢、取景,玩的比在外面逛還久。那裡是個有兩個長凳的空間,我們從那兒看博物館的大門,看到了很不一樣的博物館。那時候的博物館,是我們短暫創造出一個有意義的、生活化的空間背景,我們在照片中是主角,而不是博物館參觀人數中的一個而已。

拍完照,得到滿意的照片以後,提著填問卷送的禮物:一個可以組合起來的紙戲臺,開心的回家了。〈下面這個是在櫃檯照的〉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結果義工們又來問我一陣,和我說說話,表示她們的關心。有義工朋友說要幫我請保全調錄影帶,真是太受寵若驚了!弄到連負責清潔的阿姨都知道了,排一排跟我釋放「別難過」的善意。很感動,雖然後來發現,錄影帶沒有辦法拍到那個地方,我心裡早已經想說沒有關係了。

一個義工阿姨帶我去婚宴的接待桌ㄧ問:「請問有撿到相機嗎?」天啊,沒想到就在那裡!他們說已經撿到很久了,正等著人來問呢!真是感動的說不出話來。於是相機就這樣失而復得。


哈哈這是特展的佈置,不過相機找回來的感覺可能有點像這樣,被光充滿吧XD
真是非常謝謝那邊的義工朋友(淚光)。

於是我又認真的把展場逛過一遍,剛才幫我找的志工朋友,也跟我說了很多博物館內設計的用心,那天還有電視台來採訪的樣子。

然後去了特展:「一幅畫的故事」,很有趣,只展「一幅畫」是什麼意思呢?漢寶德先生說展一幅畫的理念的文章,被放在展場的門口,意思是這樣更能了解一幅畫的背景,避免走馬看花吧!這真是個不錯的想法,展場介紹了當時後的歷史背景、這幅畫的構圖等等,果真比「看一群畫」更能專注,更有看到東西。

到了回家時刻了。這個下午非常飽滿,深厚的好像不只一個下午啊。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禮拜本來想要去爬山,出門的時候下了細細的雨,於是決定去宗教博物館,幻想應該可以過個溫暖乾燥的一天吧。搭到南勢角捷運站,再走約二十分鐘,看到它時,才發現它在大樓裡面耶!必須坐電梯上去。

陰雨、還有博物館裡奇妙的燈光,那兩層樓的展館,對我而言,有點像是個什麼巢或是艙,棲居在大樓裡。電梯裡的燈光和配上的音樂、廣播的話,讓升高的電梯也升高興奮的心情。好像我正漂浮在某個甬道裡。


一出電梯映入眼簾的是許多宗教儀式需要的水:潔淨我們身體或心靈的水,因此以這個作為開頭。接下去後面的是「朝聖步道」。

只有我一個人走在這裡面,看著右邊的字幕不斷的變換,問一些所謂的基本問題。「人死後有來生嗎?」「我們為什麼懼怕死亡?」打光的方式讓我覺得有些嚴肅,好像走進了什麼「殿堂」一樣,傻傻的一直往前走。看了簡介才知道,步道會從一開始的粗糙到平坦,象徵朝聖的旅途會從艱辛到漸入佳境,有一些小妙處在的呢!


進入金色大殿,這才是真正到了館內的玄關。說實在剛才在走朝聖步道的時候,心裡想著不知道會走到哪去,裡面又是長怎樣呢?通過一條走道才看到內部的配置,這種作法應該也有點像是宗教建築會做的事吧,不會直接讓你一出來就看到的,以生敬畏之心。

本次參觀的高潮即將到來。大殿旁有個空間會放影片,我看時間很近,就隨便逛一下,上個廁所然後就來看影片了。影片結束後,我準備拿起相機去拍照時......
不見了。

開始翻背包,找我剛才去的地方,全部沒有都沒有。我想應該是掉在廁所裡,在我進去上廁所的時候,把它掛在掛鉤上卻忘了拿下來吧!問了志工們,大家都好緊張,也很熱心的幫我找,看她們的樣子非常感動。

可是後來還是找不到,她們說如果是在博物館內掉的,那一定沒有問題;只是那個廁所是和她們博物館的餐廳共用的,餐廳那天剛好有喜宴,人來人往,如果有人撿去了,實在也不知道是誰?

難過的眼淚都要掉出來了,覺得自己從小到大都為了同樣的事情在耍笨。又不懂為什麼我放在廁所的話會不見,為什麼要拿我的相機呢?

偷?或說,我自己讓別人有機會偷?把相機掛在廁所裡,就釋放了「可以拿走它」的訊息?我想就算是別人拿走的,也或許我自己就有不對吧。慢慢的在博物館裡面逛,心情起起伏伏,走馬看花一番。

才慢慢浮起這個念頭:在宗教博物館裡掉相機,或許才是要給我學習的一課。

精緻的路面,來回走了很多次。我下樓,走到一個靈修成長區去看影片,播一部影片講許多人的靈性經驗。我邊看邊掉眼淚耶,挫折感和責備一直落下來,又感受到自己充滿了矛盾:對,我連這個東西都放不下的話,到底還要說放下什麼?怎麼會這麼偏見,對於貴的相機丟了難過,小東西丟了就不在意,我怎麼會有這種對東西的差別想法?關於理論的想法的很會講,可是真正面臨到事情時,我和初生的人不是一樣無力?既然它已經走了,事情過去了,為什麼會這麼難過?

靈修成長區的葛印卡大師說了一句話:
「去認識你自己,不只在知識層次上;不只從閱讀的書籍或經文上。而是從經驗的層次上,來認識你自己。」
我就被擊中了,沒錯。我其實還很小,雖然有一個我自以為從書籍上知道了很多事情,但是真正那個我,其實我從未認識她,我沒有注意她,她一直沒有長大。

後來漸漸不難過的時候,我想,失去一個東西為什麼會難過,又該怎樣處理這個難過?
就像失去一個人一樣,我們會有一些儀式幫助我們做心境上的轉換。而物呢?突然之間發現,週遭的每一樣物品我的確都把它們當成物品來看,以為它們來了就是來了,很少會用嚴肅態度去看待它。

我想,和自己的東西說話或許也是必須的吧!那種前一秒還在,下一秒就消失的無常,我必需要知道。一個東西來了,我怎樣買到它怎樣遇到它都有機緣,應該要感謝它在此時供我使用,在他走時也要跟它說再見,這樣才會比較好過。

於是我默默的跟相機說再見。為每個不想忘記的東西、景色,我都拍了照;唯獨這個相機,只能留在我心裡了。


看到了我前陣子很有興趣的「珠玉之網」,應該是源自於華嚴經之中的典故吧!

這次丟相機,就算是一次更了解自己的經驗了;坦承而且有些難堪的,不過就是這樣了。我想,這個事情發生在宗教博物館真是好,那天人少少,很適合我這樣的心情。即,不一定要看什麼,但因為自己有一些情緒,在那種氣氛之下,把自己泡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地方,剛好可以也些排解與體悟,可以處理情緒。這個空間對我而言於是多了更多的意義。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06 Tue 2007 22:20
  • 貓空

心血來潮想要去看夜景,孤陋寡聞的只有想到兩個地方,一是陽明山,二是貓空。上次去陽明山印象很好,不過因為講完故事時間已晚,決定去比較近的貓空。

臨時打了個電話,約K和Y閃光一起去泡茶,Y推薦了邀月,於是我和N就轉了無數台公車(因為很笨的一直坐錯)上山了。

因為坐錯車,卻得以到了不知為何的地方。我們在一個破破的廟附近下車之後,問人家纜車站在哪裡,因為印象中纜車站附近就有遊園車可坐。於是經過了指南宮,驚訝不已,我從沒到過指南宮。夜晚的指南宮卻顯得更大、更不真實,彷彿一個夢境。
通身發光,鑲嵌在山壁上。我走在昏黑的路上,自己的輪廓都開始模糊了起來。
在指南宮中迷路了,繞啊繞的。後來問了人才找到往纜車站的路。猛然發現,第一次來指南宮,它真的「指南」了。


不然,路雖輝煌,沒有方向如何前進。

到了貓纜指南宮站,這次發現「晚上是沒有車的」,原來我記錯了,有車的應該是在貓空站才對。坐了纜車過去,又坐了遊園車,這才到了邀月,而此時K和Y則早就到囉。

換了兩次位置換到這裡,開始長篇大論談人生大道理,風慢慢的吹、貓在旁邊走,此時茶不茶似乎真的不是重點:這個...「應該只喝的出熱水和茶的差別吧?」我說。

盡興,離開庭園式的邀月時已經11點多,難得玩到如此晚。「不只人要有止時,山也該有的。」N說,因為看到滿坑滿谷的不歸者,在點點燈光的山林中有感而發。我剛好介於一種曖昧的位置上,知道貓空已經是個被叨擾的地方,卻又才被人工剪下的自然片段所討好,

只好一言不發,隱身在黑夜裡面。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齋明寺佔地約3甲,全區草木扶疏,清新靜逸,是大溪鎮上最古老的禪寺,寺內有宋版藏經及高僧墨寶...」這是介紹齋明寺的一些文字http://www.dashi.gov.tw/b/b-3/b-3-3.htm,在我去之前,大概也是這樣想像的吧。這次去參加法鼓山青年會辦的「純真覺醒成長營」,兩天一夜,地點在齋明寺。去之前查了些大溪的資料,偷偷希望可以順便去大溪看看,不過行程緊湊,無法如願;倒是營隊的活動,讓我「看」的更多。



↑去的時候風好大,我和幾個人一起逛到「萃靈塔」。「寺後的「萃靈塔」專作民間祭祀骨骸之用,此塔的「靈塔斜陽」為大溪八景之一。」在那裡繞來繞去,後來也是在這兒看了介紹齋明寺的影片。「齋」,原來是齋教,吃素的意思。以前這兒流行齋教,聽來應該不是所謂的正統佛教,後來才找到了法鼓山的聖嚴法師接下住持。


這次我覺得最好玩的應該是托水缽。師父說了托水缽的故事:
從前有個比丘犯了罪,國王要處死他,但又因為他是比丘,想要再給他一次機會,就讓他拿著幾乎要滿出的油缽,走一長段路。若是中途有一滴油滴下來,馬上砍頭。這路上有許多駭人的、誘人的景象出現,這位比丘都不為所動,專心托缽,到了終點,它沒有滴出一滴油。但他卻在國王面前,當場把缽摔破,和國王表明:「我不怕死了!」原來是他在扥缽的過程之中開悟了,國王沒有處死他,當場向他頂禮。

「重點是放鬆,是與自己相處」法師提醒了我們一些要訣,讓我們體驗一下,不用太有負擔啦。「而且我們還把油換成水」。「妳會發現你越放鬆,越不容易潑出來」「心念一動,就會潑出來」

開始時我走的很慢,並且看著那大風刮來,水波大興,覺得應該真的會潑出來吧。但我還是放鬆自己,想像水缽原來就在那裡,拿著的手只是在不動之中的動而已。走到一半的時候,我感受呼吸、認真呼吸、認真走路,慢慢的身體帶著我走了!我改變走路的方式,開始用畫弧的方式走路。「原來要這樣!」我才發現這樣走真的不會潑出來,或許是我身體的樣態,需要那樣走路吧?我這樣子,很開心的走到終點,並且還哼著歌。那是不知何時響起的音聲,只有兩個單音,在我走左邊的時候一個、右邊時ㄧ個。

「放鬆,然後去感覺」就這樣。走路也要這樣走。每一步都是新的一步,都用一整個自己去走。然後我們去了齋明寺古道練習這樣的走路方法。

古道風景不錯,還有一段會經過大漢溪旁。但我沒有走完,因為走在前面的同學說她的眼鏡掉了,我陪他循原路回去找。回去時遇到一些義工,告訴我大溪的古道相當不錯,應該要來走。



↑山門。

走回去,那個晚上的天空很漂亮,我想或許是因為台北的夜空總是紅紅的,很少那樣深深藍、那樣沉靜。那個晚上,我們在草原上看星星,在草地上坐或者躺。我的心,在那個時候,跟草地一樣柔軟。

「選一顆星星,看著他,他就會是你的好朋友」我躺著看,專注看著,發現認真看星星,竟然會跑,會動,好像在寫字一樣。我從來不知道星星是這個樣子的!草原中間那時有火,她們用樹枝葉燒火,竄出了火星:火星往上跑,就消失了,火星到哪裡呢?我呆呆的看著火星,這時才知道原來她叫火「星」並不是沒有道理,她像星星一樣,會跑會動,留下一條小光線,好像在畫著什麼筆順。

躺著,看星星。隔一層布,我全身放鬆,真的好舒服。
對了,我在躺下時,覺得天空像一層布將我蓋住;又覺得天空是一塊土司,我是內陷,吐司之上也還夾了什麼。但天空就是離我好近好近。

我想建議,以後也這樣去看星星吧。我們帶一條布,坐在草地上,感受土地、感受星空。
and......
barefoot.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的人就是可以騎著大賣場車去中橫南橫的啊......」某位騎單車的陽光女孩這樣說,或許其中有什麼令人振奮的因子在腦中發作了吧。隔了幾天後,我才終於騎著我「大賣場車」去嚮往已久的台北河濱自行車道,從自來水廠直抵淡水。

騎腳踏車時無法像走路一樣處處皆可拍,留下許多紀念碑似的相片;只是一股腦的往前騎,撞上風、看著路邊的風景游過,無法用照片捕捉,因為那包含著:路面的顛簸震動、溫度的改變、陰影和陽光的變化,當然還有飛快的騎士呼嘯而過,在我眼前展覽整套專業的腳踏車配件。

不是一個地點而是一種過程。
你去哪呢?
經過了古亭喔忠正喔大稻埕還有哪裡哪裡關渡淡水呢!但是都沒有去。一直在移動著,彷彿哪兒也沒有「去」,只是在經過經過,所有的經過連在一起,變成一個具體的地點。河濱的自行車道。



希望有天全國都有個車道,不只可以上自行車,還有輪椅、嬰兒車、還有種種汽車摩拖車以外的交通工具。(對了,曾有某天我瘋起購物車,想要推著購物車旅行,改變一下消費用工具的功能)。

我這次看到自行車道非常熱鬧,家庭式的出遊、飛快的腳踏車強者、踩協力車的情侶檔都有。畏懼街道亂象的我,其實還滿喜歡這個自行車紅起來的現象,感覺平民多了,可以看到週遭的風景、可以體驗何謂緩慢步調(要快也可以)、然後可以和來車騎手微笑,和旁邊的夥伴大吼聊天。

還有和走路很像的一種精神:只要有腳就可以到。體力這種東西不用錢,只要時間還有心,土土的、笨笨的,你就會到所有可以到的地方(似的)。還可以減少污染量。

不過,剛好在看《走路的歷史》,讓我重新思考這種「心想事成一路順風」的精神。她提到在從前女性不可以在街上遊蕩,否則被逮捕,或女性不是隨心所欲要去哪就去哪的,「性」則是這些禁忌的原因:她的性、害怕被強暴讓她不出戶;她的性、作為展示品游動太過挑逗,容易引發問題。並說女人愛逛街,其實是因為可以 "legitimized their presence by shopping--proving they were not for purchase by purchasing"(p.237)

扯遠了。


淡水星巴克。
去什麼鬼連鎖沒眼淚的跨國企業啊。但是這間店實在對我有很多的私人回憶,因此騎到淡水時又晃進來了。我坐在角落,讓疲倦的雙肩垂下。那天的水面很高快要漲出來的樣子,我喝著沒有咖啡味的拿鐵,等著太陽小些,回程。

回去時騎錯路了,公館到淡水只有一條路,但回來不知道為什麼會騎錯?沿途問的車友人都很詳細的指引,彷彿這些車道在自己的掌紋上。真希望有天我也會那樣的熟悉啊。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還滿詳盡的,台北市親山步道主題網:http://139.223.131.36/gowalking/ 
因為N媽媽說要去陽明山,我找了找陽明山有什麼可以走的,就看到了「天母古道」,於是出發去。
不過親山主題網的登山指引有點奇怪,因為我們發現應該也可以到「石牌」站,再轉公車......總之,就是要到「天母」站,下車地點的對面就是這個招牌。來台北幾年了,這卻是我第一次到天母!經過了熱鬧的商圈下站,走在街上,地磚都滲透著高級住宅區的氣氛。還有人家種了好大的南洋杉,就在房子旁耶!
走約十分鐘可達步道入口。



這個方向去走步道的話,一路都是上坡,後半段是平路。很好走,指標很清楚。
往上走會到文化大學,那裡就有很多商店,我們在那邊解決午餐逛逛文大之後,決定要往「豐聖老店」前進。豐盛老店是雜誌上介紹的饅頭店,據說陽明山的許多饅頭都是向她們批發的。這裡就強了,我們從仰德大道轉菁山路,沿著公車303號的路線走,走了約三個小時,真的給我們走到了。其實不很累,但熱,加上公路其實不好走,跟車子太靠近的感覺彆扭的要命。我幻想台灣的許多公路,如果有可給人走的地方,應該會有更多的背包客吧!
公車303號的路線大多是半山路,沿途也看到許多人開車上來喝咖啡,除此之外,那條路上沒有看到指標指出什麼景點。經過了「國際電台」,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看到大耳朵,覺得頗新奇。


最後終於走到了豐勝老店,夕陽快要下山,肚子稍微有點餓,一籠小饅頭白白胖胖的出現了。


又繼續走。走到可以坐車的地方,叫做和平里。和平里車牌不遠處,有一個坪頂古道的入口,想當然耳,我又要用一句「下次再來」畫下句點了。
http://www.pixnet.net/photo/samsaratata/61266630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法鼓山三義的教育中心參加營隊。整間都沒有冷氣,但若有才奇怪,「心靜自然涼」就無處實踐了。雖說我心也不特別靜,但其實那裏是很涼的,可能與屋子的建築或位在半山坡上有關吧,晚上還有絲絲的涼意呢。

營隊開頭的內容,我很不喜歡,覺得都是一些聽過的道理,好像在教小孩子一樣?生死的哲學,做事的道理,珍惜生命......這些事情,我已經看過太多。我需要更深沉的道理,才能將我腦裡有關的東西打通,否則這些東西就像是糖霜一樣,太輕易,太膚淺了。
我並不是說這個東西膚淺,而是「知與行」之間的鴻溝確實存在。如果知道什麼就能做什麼,那麼為什麼我已經聽過了這些東西,還是沒能夠很好的活呢?答案一是我沒有「行」的技術法門,而這個東西並不是向外求的智慧,也不是能聽來的,所以再告訴我一樣的道理,我還是不知道如何將她們放在我的身體裡。答案二,則是我知道的不夠多,也就是我一開始感覺的,「向外求」的知識仍然不夠!所以我才想要聽更難、更複雜的道理。

但,我在後悔中看見了自己的懊悔,是自找麻煩。既來之,則安之。我既然沒有足夠的智慧看透營隊不是我想要的,而來報名參加,那我為何要以痛苦的心態渡過這幾天呢?法師在某天說「煩惱是會累積的,一天不整理就會越累積越多」(這是為什麼要有時間反省自己),那是因為人總以為時間是連續的,現在的我,是接續從前的我來的。但「每一秒都是新生都是不一樣的」,這是無常的道理。

我之所以會痛苦,不就是因為我懷抱著從前的自己嗎?我用了太多的知識、太多的質疑--其實也就是用從前自己學到的東西,去檢視這些聽到的道理,才會覺得「這些都學過了」。這時候我才懺悔,我不能放鬆,不能享受,只是因為我還太過於幼稚,心裡太好強而已。


知識很好,但我沒有智慧使用它,卻讓它常常讓我對信仰質疑,不管是基督教,或是佛教。

透過知識能否增長智慧?或許,但會比直接領悟智慧快嗎?我不知道。這兩個東西連接的地方在哪?暫不談論這個了,說說四月雪步道吧!有一天早晨的早禪就是去走步道。而從神雕村 (前一天所住的民宿 )走下來時,我看到了一個四月雪步道,很懊悔沒有去走,來到營隊,一聽說要走步道,以為是那個,高興的要命。「還好你沒去走」P說。
這是四月雪步道入口。

後來並沒有去那裡,走公路,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原來是慈濟茶園!」走上去是慈濟茶園,也就是上上張照片。沒能走到四月雪,卻走了慈濟茶園也很開心,茶園很大,還有一片林子可以休息,好像有許多人在那邊運動呢!「加油加油快到囉!」沿路的老人這樣跟我們說,我看見法師赤足行走。


從步道下來之後,由於人多的緣故,倉促行走。到出口,發現自己就在四月雪步道的入口!

一開始以為要走,開心;到沒有走四月雪,走慈濟茶園,覺得也不錯;及至出來,發現原來就是從四月雪步道的另外一邊來而已,是驚訝欣喜!

出口入口同一處,因緣則是不可預知的迷宮,同一條步道而已,我卻經歷了這麼多心情的轉折。這個步道的體驗,或許也是修行的一課。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了三義火車站出站,感覺荒涼一片。但不難走,只有一條大路可走。原先有找好一間民宿叫做神雕村,在木雕博物館附近。但我想說如果沿路還有別的民宿,或許可以直接住下來,因為由地圖上看,如果住在神雕村,往我們要去的法鼓山還要回頭走一段...又開始走公路了,走了快要一個小時喔,汗流浹背,還是找不到木雕博物館,因為有個怪牌子,我以為要往牌子下的路轉進去,就找不到,眼看也沒有別的地方了,就拿出預抄的電話打電話給神雕村問她們怎麼去?阿姨說:「我去載妳們吧!」


就是這個牌子,看到之後,要在下一個路口再轉。坐著阿姨的車,我們來到了其實不遠的木雕博物館,還有當晚的神雕村。阿姨叫我們先去逛逛,要不然平常日,等下店都關啦!

我喜歡木雕博物館的建築,感覺非常簡約俐落,但去的時候已經關了,覺得大大的可惜啊!營業時間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星期一休。我們去逛了兩邊是商店的街,那天天氣陰陰的,非常舒服。又是平常日,人並不多,讓我得以注意到她們街角可愛的小細節。


人行道。

驚喜的綠。


我在隔天早上從神雕村走下去,去看大馬路上的店家,發覺她們那邊的綠,彷彿是自然的隨意的,並不是為了商店而營造。這是一種生活的品質,質地良好!


一下子就逛完街道,我們回到神雕村,親切的阿姨請我們喝擂茶,和我們聊西聊東,哎呀早知道就要來這家的嘛。


神雕村的網站 http://www.netmotel.com.tw/index.htm  推薦一下。(擺星星)


買到的肖楠木 ( 店員說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 ) 按摩用具以及小貓頭鷹。
晚上我們也是在神雕村吃的。問了阿姨說:「法鼓山要怎麼去?」阿姨比手畫腳說剛才來時的路旁邊怎樣怎樣就是了,「走下去只用十分鐘」!「妳們還可以先去看木雕博物館。一定來得及啦!」「妳們選對地方了」
喔耶,這真是太完美了,不虛此行。

隔天早上我比吃早餐的時間早起,就走路下去市區看看,上來時看到了神雕村的牌子。

比起下面的熱鬧喧騰,我喜歡這個小村子的安靜。還記得晚上,我們走在幾乎沉睡的新社區中,店全部打烊,狗叫聲,清楚極了。

木雕博物館裡面不能照相因此沒有相片,但我覺得還滿好玩的,比原先想像中的木雕還豐富多了。逛完以後,就走下去準備到法鼓山了。「什麼,原來這裡有步道!」我看到介紹中的四月雪步道竟然就在木雕博物館旁,不禁悔恨為什麼我早上要去市區不來走步道呢!( 兩個反方向,我因此沒看到 )

但知道在那裡就好了,反正未完待續總是免不了的。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要往苗栗三義法鼓山參加活動,我和P決定早些出發,一路向南,定點停留;
Search之中,在網路上看到大山背山( 新竹 )漂亮的照片,立刻決定當成此行的強檔。

第一天行程:
台北--新竹--竹東--橫山--內灣
夜宿內灣「彎月」民宿。



這張照片帶有重要的訊息。
由於目前新竹到內灣的鐵路是停駛的狀態,到內灣必須經由新竹轉搭客運到竹東火車站,再由竹東搭乘內灣線。
這裡是新竹客運的候車亭,我門買了往竹東的車票,急急忙忙的上車後,到了「竹東」站,才發現火車站距離下車地方很遠呀?!
後來才明白,原來同樣往竹東,若要直接到竹東火車站前面,要在右邊那個五號的牌子等車;我們呢,卻剛好選到了四號,它的竹東站是在竹東鎮上的一個地方下車,距離火車站約還有二十分的腳程。不過也因此看到了竹東的鎮景,給我的感覺是相當的熱鬧!沒有人行道的路走來相當刺激。



根據網路消息,大山背山有三條步道:大旗峒古道、茶亭古道、騎龍古道。又不知何處消息說這些古道在橫山車站對面,轉過農會之後什麼就到了。於是我們打算背著愚笨的背包,先不去彎月放行李,直接爬完這些步道再去內灣。
「要不然我們寄放在橫山車站嘛」
「應該可以吧!」
結果橫山車站長這樣。

是的,它只有一條水泥的月台線。旁邊就是馬路。
真是個愚蠢背包客淒美的故事。但難道我能事先做什麼調查?「喂?請問橫山車站在嗎?」補充完糧食,向麵店的阿姨詢問怎麼走法,就按照他所說的簡記於下。

路徑指引:由橫山車站對面的全家便利商店旁的路進去,看到左邊有農會,直行直到看到大馬路。
大馬路往左轉,步行約5-10min會看見警察局。沿此路一直走,約走30min到達一個村落。「兩個雜貨店之間的路」進去。(見下圖,左邊我沒拍到,也是雜貨店)

裡面地形複雜,很容易走到別人家裡,但要往一條看起來很像沒路的地方,有往下的階梯,走下去會遇到公路。踏上公路,往上爬行也是要個5-10分鐘,費盡千辛萬苦來到茶亭古道的牌子前。那就沒啥好講了,爬吧。


                         
                                                                                          
茶亭古道很短,約25min。走了那麼久終於倦了,我們十分大膽的將背包放在茶亭古道的糯米橋邊,預定走回來時來拿,反正茶亭很短嘛。到了最上面才發現,原來我們進去的地方不是步道的起點。出去看到的是公路,公路旁有一間萬瑞森林渡假村,並且有告示牌。往上坡的方向走約25min 會到樂善堂,據說那是大旗峒古道的開頭。
這次走了很多公路,也和原先的幻想比較接近了:本來希望走新竹到苗栗全走公路,走不動就坐車。不過,這次走了許久的路,算是很香草的體驗了長途步行的幻想。既然都已經來了,不走大旗峒實在可惜,我們打算忘記背包諸多可能遭受的危險,繼續向上到大旗峒。


在樂善堂洗手間那邊,有「大旗峒桐花步道」的標示。( 見相簿 ) 這條步道很漂亮也很好走,比起茶亭更清爽,不過因為時間的緣故,我們只有到一個涼亭,就走原路回來。回茶亭古道,拿著完好如初美玉般無暇的背包,循原路回去。
到橫山等車到內灣囉!

到內灣不能免俗的吃了野薑花粽、客家擂茶、P吃了高粱香腸還跟老闆合照!內灣有許多當地規劃的小景點,但我想逛的林業展示館沒有開門,主要還是最為期待過內灣吊橋(或內灣大橋)那邊的南坪古道吧!南坪古道的入口牌子倒了,讓我們第一次去時找不到。

路徑指引:過內灣大橋(或內灣吊橋)之後,往右手邊走約150M,看見往上波的水泥道路,旁邊有個南坪古道的牌子。水泥路上有一兩間店還有停車場,走約100公尺,就會看到步道入口。(目前有告示牌曰:往情人谷步道封閉)

南坪古道很漂亮並且好走,沿路幾乎都有木道;「我們之前冬天上去那裡裝水非常冷!」在擂茶店的姊姊這樣跟我描述。她說她之前在吊橋的那頭咖啡店工作,沒有水,要去那邊自己接水管。的確涼快,夏天果真就是要走步道!(冬天也要啦)走到一個觀景台,往情人谷的方向封閉,我們就往回走了。

接下來要到新竹,原先預定看看巴洛克式的新竹火車站。後來去逛了城隍廟那邊,吃吃米粉與肉圓,好像也沒有太多時間了。這是要去搭車時拍的。
新竹再見,我們要往三義去囉。留下了新竹玻璃博物館沒機會去,當做以後的目標吧!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路面小小不平的合歡溪步道的景,從華崗出發,沿路有一些舊有的社區,以「忠孝」等等命名的吧。


這個是靈芝。死掉的樹才有靈芝喔,活著的是長不出來的。對於這個現象,導覽說,南美洲的人認為靈芝是「樹害」,認為是因為長了那東西樹才會死;而中國人則認為靈芝正是樹的菁華所歸與形體的變化而已。



合歡山。一路上都這樣煙煙霧霧的。



後來去清境,總覺得清境房子雖美,但還是過於商業化了。正值清境什麼風車節,掛了滿路的風車。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加青輔會青年旅遊志工活動,最後一個活動是去看大甲媽祖遶境。
一行人揹著行李,好奇與等待的心情在熱天中蒸散,我半掛著背包,一面因為天氣、也一面因為心境閉口不言。耳旁太多東西要聽、眼前太多東西要看,但若不是因為這活動,我一輩子或許也不會來觀看遶境的現場。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看到許多所謂「不標準的身體」。

眼睛鬥雞、牙齒變形夾雜檳榔汁、腿呈o字型......身體的各個部位、各種形狀,我懂的辭彙不夠用,我只知道,那不是我平常會走在路上看到的身體。「一個標榜現代的城市,不會允許流浪漢在街上」上次阮慶岳這樣說。所以殘障在台北的能見度不高,也是因為要求「現代」嗎?難道這裡的殘障比例就比較高嗎?或是,在台北的公共空間比這裡更對他們不友善呢?(或是說,因為媽祖遶境是個宗教性活動所以他們此時現身比例較高?)
我不好意思直接拍照,很冒犯似的。只是反省自己閱人數不夠,這樣一個場合彷彿就像小時候有本書叫做「人」裡面有各民族的人、各種膚色、髮型...活生生的翻開,而且是進階版。直接對一個平常在大學校園裡,只看過一種人叫做健康活潑亮麗的大學生的我,當頭棒喝。活在自己對人的想像中。
於是街道的利用也是非常多層次,人車混雜,小孩子跑來跑去,還有許多我見都沒見過的交通工具。


年輕人還繞境嗎?除了我們這些觀光客,我沒有看到太多的年輕人,大多騎著車匆匆經過吧!老年人的比例偏高,不知道下一代,還會有媽祖遶境盛況嗎?
「遶境的都是誰?都是一些阿嬤,他們就這樣走八天七夜喔。」出發前某教授說:「他們是為了誰走?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他們的老公可能長期病在床上、為了他們的孫子要考大學。」走八天七夜的阿嬤苦行組,靠的是意志力走下去。

講解的人說:現在媽祖遶境也很複雜,往往被地方黑道掌控云云,其中牽涉許多金錢政治力量。我在其中看到奇怪的性別(?)或權力關係:拜的是誰?媽祖,女性。得利的是誰?地方勢力或廟頭,多男性。走的是誰?弱勢的女性。為誰而走?多半男性。這些東西湊在一起,錯綜複雜。
我在想那些走八天七夜的阿嬤的心情,如果我沒有資源,又有個心願,除了求神和信仰,還有什麼選擇呢?

除了遇到不常遇的人,也說不常說的話。和阿嬤聊天,和伯伯聊天,和那邊熱情的廚師對話,也和看到我在照相就說:「來照一張吧!」的人對話。是個隨時都可以說話的嘉年華。
有個伯伯在我要照相時,帶我去照他的車:「記者都來找我照車呢!」他和他的腳踏車一路跟隨隊伍,用品都在那個箱子裡。

伯伯和我一問一答,旁邊圍了旁聽者,伯伯越講越開心,講他每年都不一樣出現啦,講他帶著旗子上面寫著老婆的名字啦,講什麼是什麼給我們聽。「伯伯電話可不可以給我?」大家真的很嗨,有人這樣問。「不行啦,我手機不給人的!」「你們去吃素食啦,在那邊,我叫你們去吃素喔,不是葷的喔!」於是我們到了豐盛的素食桌,簡直是不可思議。


最後等媽祖來的時候伯伯又出現了,給我們一張印有神像的小卡片。他站在我旁邊,說:「阿伯的手機給你,只給你喔,不要跟別人說喔!」不會吧,受寵若驚,我還不知道他是不是認真的呢?他就唸了號碼,我跟著複頌。


ps 最後因為時間關係,沒等到媽祖就走了。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