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本來想要去爬山,出門的時候下了細細的雨,於是決定去宗教博物館,幻想應該可以過個溫暖乾燥的一天吧。搭到南勢角捷運站,再走約二十分鐘,看到它時,才發現它在大樓裡面耶!必須坐電梯上去。
陰雨、還有博物館裡奇妙的燈光,那兩層樓的展館,對我而言,有點像是個什麼巢或是艙,棲居在大樓裡。電梯裡的燈光和配上的音樂、廣播的話,讓升高的電梯也升高興奮的心情。好像我正漂浮在某個甬道裡。
一出電梯映入眼簾的是許多宗教儀式需要的水:潔淨我們身體或心靈的水,因此以這個作為開頭。接下去後面的是「朝聖步道」。
只有我一個人走在這裡面,看著右邊的字幕不斷的變換,問一些所謂的基本問題。「人死後有來生嗎?」「我們為什麼懼怕死亡?」打光的方式讓我覺得有些嚴肅,好像走進了什麼「殿堂」一樣,傻傻的一直往前走。看了簡介才知道,步道會從一開始的粗糙到平坦,象徵朝聖的旅途會從艱辛到漸入佳境,有一些小妙處在的呢!
進入金色大殿,這才是真正到了館內的玄關。說實在剛才在走朝聖步道的時候,心裡想著不知道會走到哪去,裡面又是長怎樣呢?通過一條走道才看到內部的配置,這種作法應該也有點像是宗教建築會做的事吧,不會直接讓你一出來就看到的,以生敬畏之心。
本次參觀的高潮即將到來。大殿旁有個空間會放影片,我看時間很近,就隨便逛一下,上個廁所然後就來看影片了。影片結束後,我準備拿起相機去拍照時......
不見了。
開始翻背包,找我剛才去的地方,全部沒有都沒有。我想應該是掉在廁所裡,在我進去上廁所的時候,把它掛在掛鉤上卻忘了拿下來吧!問了志工們,大家都好緊張,也很熱心的幫我找,看她們的樣子非常感動。
可是後來還是找不到,她們說如果是在博物館內掉的,那一定沒有問題;只是那個廁所是和她們博物館的餐廳共用的,餐廳那天剛好有喜宴,人來人往,如果有人撿去了,實在也不知道是誰?
難過的眼淚都要掉出來了,覺得自己從小到大都為了同樣的事情在耍笨。又不懂為什麼我放在廁所的話會不見,為什麼要拿我的相機呢?
偷?或說,我自己讓別人有機會偷?把相機掛在廁所裡,就釋放了「可以拿走它」的訊息?我想就算是別人拿走的,也或許我自己就有不對吧。慢慢的在博物館裡面逛,心情起起伏伏,走馬看花一番。
才慢慢浮起這個念頭:在宗教博物館裡掉相機,或許才是要給我學習的一課。
精緻的路面,來回走了很多次。我下樓,走到一個靈修成長區去看影片,播一部影片講許多人的靈性經驗。我邊看邊掉眼淚耶,挫折感和責備一直落下來,又感受到自己充滿了矛盾:對,我連這個東西都放不下的話,到底還要說放下什麼?怎麼會這麼偏見,對於貴的相機丟了難過,小東西丟了就不在意,我怎麼會有這種對東西的差別想法?關於理論的想法的很會講,可是真正面臨到事情時,我和初生的人不是一樣無力?既然它已經走了,事情過去了,為什麼會這麼難過?
靈修成長區的葛印卡大師說了一句話:
「去認識你自己,不只在知識層次上;不只從閱讀的書籍或經文上。而是從經驗的層次上,來認識你自己。」
我就被擊中了,沒錯。我其實還很小,雖然有一個我自以為從書籍上知道了很多事情,但是真正那個我,其實我從未認識她,我沒有注意她,她一直沒有長大。
後來漸漸不難過的時候,我想,失去一個東西為什麼會難過,又該怎樣處理這個難過?
就像失去一個人一樣,我們會有一些儀式幫助我們做心境上的轉換。而物呢?突然之間發現,週遭的每一樣物品我的確都把它們當成物品來看,以為它們來了就是來了,很少會用嚴肅態度去看待它。
我想,和自己的東西說話或許也是必須的吧!那種前一秒還在,下一秒就消失的無常,我必需要知道。一個東西來了,我怎樣買到它怎樣遇到它都有機緣,應該要感謝它在此時供我使用,在他走時也要跟它說再見,這樣才會比較好過。
於是我默默的跟相機說再見。為每個不想忘記的東西、景色,我都拍了照;唯獨這個相機,只能留在我心裡了。
看到了我前陣子很有興趣的「珠玉之網」,應該是源自於華嚴經之中的典故吧!
這次丟相機,就算是一次更了解自己的經驗了;坦承而且有些難堪的,不過就是這樣了。我想,這個事情發生在宗教博物館真是好,那天人少少,很適合我這樣的心情。即,不一定要看什麼,但因為自己有一些情緒,在那種氣氛之下,把自己泡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地方,剛好可以也些排解與體悟,可以處理情緒。這個空間對我而言於是多了更多的意義。
- Nov 17 Sat 2007 07:30
宗教博物館(ㄧ)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