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我的社會學筆記簿 (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性別政治」課堂期中閱讀報告。閱讀內容:Gayle Rubin,"The traffic in Women:Note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ex" 〈非內容介紹〉

前言

在台灣,對於「外籍新娘」或是「新移民女性」這些名詞大概很難不熟悉。在國家與國家經濟不對等的情況下,許多經濟邊陲國家的女性透過婚姻關係,被當作商品或勞務提供者「嫁」到台灣來。在看了許多諸如「不要懷疑,請你比比看,讓你挑選滿意為止,美女身材一級棒」[1]這一類如出一轍把女人當成商品的婚友社、仲介廣告之後,很容易想到魯冰談的「交易」女人,也對於他認為應該要在不同脈絡下,對sex /gender system做政治經濟的分析有同感,於是想透過在台灣觀察到的外籍配偶現象,做一點點對交易女人的提問與補充。

何謂交易

商品化的婚姻、買賣婚姻、新娘賠償這些詞似乎有些曖昧不清,究竟什麼是魯冰說的交易呢?魯冰認為在交易女人代表的是”a social relations of a kinship system specify that men have certain rights in their female kin, and that women do not have the same rights either to themselves or to their male kin.”藉由incest taboo和強制異性戀婚配〈或性取向〉,把女人當作一種禮物送出去。如果把商品化的跨國婚姻當作交易女人的一種,那麼這些女人的親屬,似乎沒有扮演如魯冰所說,扮演那麼重要的角色。比如研究「外籍新娘」的夏曉鵑(2000)認為,商品化的跨國婚姻是因為不平等的國際分工結構中,被擠壓的男女藉由婚姻解決困境的結果[2]。在政治經濟不平等的國家關係裡,這個婚姻對女性而言,可以是一種出路〈marry up〉、或是男性滿足找不到婚配對象的解決辦法,但是並不是因為兩個團體〈比如說菲律賓和台灣〉之間的禮物交換、互惠結盟等關係。

或許這是因為商品化的婚姻太過「商品化」了?王宏仁與張書銘(2003)就把禮物交換和商品買賣做了清楚的區別:

所謂「禮物交換」是指彼此互惠信任雙方之間那種不可讓與性東西的交換,藉由人情之間的互惠交換來建立恆久的關係;而所謂的「商品交易」是藉由交換物品或買賣來建立一次性的關係。換言之,「商品交易」是一個「買賣」的體系,買賣雙方在一次性的交易後,就不再存有任何關係;但「禮物交換」則是一種贈送與回饋的體系,是一個「借貸」的體系。這些所謂不可讓與性東西的給出之後,收受者是必須歸還的,因此送禮的同時,也就創造了一個必須回禮的人情債。人們在禮物經濟體系裡真正期待的是人際關係,而不是東西的本身(Gregory, 198242-43Mauss,199065-71[3]

incest taboo和強制異性戀婚配,可能是交易女人一開始的原因。但在資本主義主宰,人和商品界線模糊的狀況下,我想「交易」的原因,除了kinship system的力量之外,也要考量不同團體間的政經關係,並且釐清「禮物交換」和「商品賣賣」的異同。

女人的意願呢?

剛好在閱讀從娼女子的研究,裡面就將從娼女子分成「做自由的」〈即自願從娼〉或「被賣掉的」[4]。而在魯冰的研究裡,一直沒有提到被交易的女人的「意願」,我覺得有點不足。因為如果是女人「自願」〈姑且不論她接受了什麼文化霸權〉進入交易體系,和「非自願的」應該是有很大的差異。就拿魯冰所說的交易的定義來講就好,如果一個女人是「自願」的,那麼就沒有「男性親屬比女性擁有更多權力」的問題了。以外籍配偶嫁來台灣的原因為例,許多人會說「希望過更好的生活」「希望幫爸爸媽媽蓋個房子」,整個交易過程當然有可能是對女性的剝削,但若不考慮意願,我們便看不見,除了男性得利之外,交易也可能是女性滿足願望的一種方式。

異性戀和交易,不一定有關係

魯冰另外用了Freud的理論,想要解釋為何sex/gender system可以一代代的複製並持續:sex/gender system把自然狀態的人分成了男女,並透過社會化使男女慾望彼此〈強制異性戀〉,因為男女可以結合成一個最小的經濟單位。不過這裡我想提出,婚姻和性取向並沒有一定的關係,比如說同志都是在異性戀家庭被養大的,或是同志也可以「假結婚」。2004年有這樣的報導:

台北報導隨著跨國婚姻的普遍,國內出現男同性戀為傳宗接代或渴望擁有自己子女而往東南亞尋找外籍配偶權充「孕母」生子的例子,並以婚姻為掩護……同志的「交易婚姻」中,男方提供外籍女子到台灣生活的機會,並讓對方衣食無虞,或來台賺錢。女方相對提供子宮生育,並讓男方有婚姻關係為保障[5]

在商品化的婚姻當中,「性取向」是個幾乎不會被提到的東西。雖然在一場商品化婚姻裡,我們還是看得到kinship system、性別角色都佔聚重要位置,比如說台灣男人有要傳宗接代的責任,是kinship system的一部分;外籍配偶應該保證處女、性格溫馴等,是對其性別角色的要求。但這個非「自由戀愛/婚配」的商品化婚姻裡,男女雙方是不是異性戀,一點關係也沒有。

因此我認為,異性戀婚配和性別氣質、異性戀生產之間是有斷裂的,強制的異性戀婚配已經有自主的力量,不需要依靠性傾向或是性別氣質來支持其存續。這個體制似乎不用讓男女慾望彼此,只要在性別分工、kinship system上做要求,強制異性戀就一定可以發生了。



[1] 廣告

[2]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與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九期,頁45-92

[3] 王宏仁、張書銘,2003,〈商品化的跨國婚姻市場:以台越婚姻仲介業運作為例〉,《台灣社會學》,6177-221

[4] 黃淑玲,2000〈變調的“ngasal”:婚姻、家庭、性行業與四個泰雅聚落婦女,1960-1998〉,《台灣社會學研究》,4期,頁97-144

[5] 借腹生子 同志交易婚姻 只要孩子不要媽,中時電子報,http://www.castro.com.tw/news/t041108.htm,上網日期2008/11/16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什麼是跨國社會運動?
1.不同國家運動組織間緊密的網路
2.共同目標的集體行動〈跨國運動者之間〉
3可能訴諸一個跨越國家的制度

Tarrow對於社會運動的定義:集體挑戰、團結、共同目標和持續互動,這四個定義也可以用來敘述跨國社會運動:挑戰者和被挑戰的東西是跨國的,持續和不同國家、政府、企業發生互動。根基於國內本身的網絡。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弱者的武器》整理

1967年的賽達卡
1.一年一作
2.實物租,收穫後再付田租
3.田租可以協商
4.窮人富人的關係因宗教教義、經際生產的影響,共同形成一個道德共同體。

1972年雙耕制的引進
1.經濟生產:產量增加、薪水上升
2.財富分配:集中到少數的趨勢更加明顯
3.土地:價格上漲,佃農越來越少,且佃農要變成自耕農〈向上流動〉的機會也變少了。地租變高,但願意租的人都是外來者。
4,租佃關係:由實物租轉變為現金租;事後付改成事前付;租前變長。
5.社群關係:「從被剝削到邊緣化」〈註一〉,社群紐帶〈例如本來的筵席、禮物......〉破壞。

*註一:剝削假設的是兩組人馬有互賴
關係,雖然並不平等。

什麼是抵抗的原則和特色?
非公開的、不會正面衝突、自利。
「自利與反抗融合在一起,正是激發農民和無產階級反抗的關鍵動力,當一個農民把它的一部分穀物藏匿起來逃避賦稅時,他既是要填飽肚子也是要奪走國家的穀物...要求下層階級的反抗具有某些原則性、或是非自利的不僅是烏托邦的和對於物質基本需求的道德意義的貶低,而且是一種對階級鬥爭基礎的錯誤建構。(p296)」

採取這種抵抗方式的原因:
1.吉打州農業改革的一個顯著層面,就是它將窮人轉移出生產過程而不是直接剝削他們這個事實。事實上,雙耕的利潤與其說依賴於剝削窮人,不如說是忽視或取代他們。(p296)
2.賽達卡有複雜的階級結構。人和人之間的連帶關係除了窮富,還有政黨、親屬、宗教等「交錯綿密的關係〈師語〉。
3.voting by foot---用腳投票:逃走比較簡單。他們可以到城市去當雇工,如此他們也自村裡的公共事務中被移除。(p298)
4.高壓的氣氛。
5.日常謀生的需要:馬克思恰當的稱之為「經濟關係的無聲的壓力」。它是務實的,這並不是意味著對那些現實的規範性的贊同,理解這一點無非是要領會,在所有情況下,大多數從屬階級在歷史上的處境究竟是什麼。他們要在很大程度上自身無法控制的條件下抗爭,並且他們緊迫的物質需求使對於那些條件的日常適應成為必要。(p.300)

抵抗的結果:
沒有終止綠色革命,但有減緩其速度。

一些小結:
1.每個運動 / 運動者要付出的成本不同。
2.馬克思認為,當人們意識到自己被剝削時,他們就會集結起來去行動。但在這本書當中,我們知道「意識」和「行動」並不相等,農民有激進的想法,不一定有什麼激進的行為。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ntextual analysis 文本分析是社會研究中常常會使用,卻沒有教的。
文本是什麼?
「一組再現的符碼所組成的表意結構」

那些東西你覺得是文本?
報紙、書、廣告…不一定是字,MV,電影、音樂…

文本的三個層次:
Written work〈文字作品〉最傳統的定義。
Cultural work〈文化作品〉廣告、電視劇、電影、攝影、網頁…
Cultural practice〈文化實做〉有但書的,一旦他表達了某種意義,就可以是個文本。可能是建築、可能是衣著…而到此文本的意義已經被放大了,要解讀這樣層次的文本更需要脈絡的分析。

文本的三個特質:
一、文本是詮釋的、要被讀
二、文本是interrelated〈下圖〉
三、文本是社會化的socialize,受到不同的社會類屬所影響。例如我們說教育是最重要的社會化過程,而這個過程中就充滿了各種社會化所需要的文本。


              Pre-text:例如電影改編自的漫畫

Text2        text               text1:類似題材的東西;和text有某種關聯,比如說主角一樣或是編導一樣

              Post-text:例如討論評論這個文本的文本

每個文本都在一個網裡,而喜歡一個文本的人,常常會上下左右搜尋這個文本相關的東西。〈就像這個網〉

透過解讀文本,嘗試還原作者的意圖。〈例如「這篇文章中我們看到…」〉
另外一種文本的分析〈文化研究學派〉在1970年代發展起來。是理解文本的過程encoding和decoding從製碼到解碼的過程,看那個code正確或不正確、協商的、反抗的被接受。這個階段大量援引的是社會學的方法或概念。當時最重要的例子就是龐克族的興起,因為用老舊的左派概念無法分析她們,文化研究開始對只重視政治經濟的傳統開砲、也對只注意是否能讀出文本意思的開砲。對社會學和文本分析都具有意義。


〈文化迴路〉Circuit of cultural
Regulation規約:在什麼樣的條件下這個文本受到歡迎或受到抵制。譬如說某種言論被禁止。

到了1980年代,有另一個關注文本的焦點產生,由BFI英國電影學院出版的screen雜誌,注重的是文本自身。不用去管生產他的人是誰,也不管由生產到接收的過程,而是注意文本本身,全面性的理解文本。這個階段援引的是符號學。

如何脈絡化?
Contextual: con〈一起〉和text〈textile有關〉,把文本全部交織在一起,就可以是read text contextually
去看人怎麼encode 或decode,參與觀察或訪談都是一個好方法。

符號學(semiology)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架構:
符號自身
符號和符號所構成的架構

三個符號學大師:
Peirce
Saussure
Barthes巴特將符號學進一步分析到社會裡面

 Sign=signifier + signified
ex玫瑰=花+浪漫愛

巴特開始將這個運用到社會裡面,進一步研究到signified,Signified又分成隱含意和明示意,隱含意又分成metaphor和metonymy。大部分好的小說或廣告都徘徊在明示和隱含之間,讓讀者有能力解讀。

Paradigm 系譜軸
Syntagm 比鄰軸

以menu為例,凱薩莎拉和千島莎拉你要哪個?〈這個或者那個〉這是系譜軸。而比鄰軸指的是那你主菜要什麼?飲料要什麼?…〈這個和這個還有那個〉

總之前者是共時性的軸線;後者是歷時性的軸線。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毒物:
西德尼‧塔羅,2005,運動中的力量。第6-10章
della Porta,Donatella and Mario Diani,2002,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巨流。第九章。
Gamson, William A.1975.The strategy of Social protest.Homewood:The Dorsey Press.第三章。

評估社會運動後果的可能困難:
a.變數關係過於密切,難以判斷
「在婦女運動的例子裡,社會變遷和集體行動的發展都受益於同一個歷史過程:現代化。」p273
b.行動團體的多元性,以女性生育自主權運動來看,可能會有社運組織、利益團體、政黨和反制團體,在這個場域中有多個行動者,可是不知道誰導致了什麼。
c.時間上歸因和建立因果關係的困難。

關於社會運動的整理:

形成 構造 動態 結果
1.體制內管道不足以解決某些人的不滿
2.需要政治機會的配合
社會運動的自我創造:
1.行動形式
暴力、破壞性、常規型。

2,組織
官僚式的、或是地方分權式的。前者有效率、但可能會使組織悖離原本目標、上下不能溝通;後者無效率,協調費力,後來組織多採折衷方式。

3.文化、理念、框架
提出「新符碼」,重新定義甚麼叫做injustice,定義問題在哪裡,創造一個master frame

運動和外部如政治權威,其他社運團體的關係
1.早期社會運動對後期運動有示範性的影響,比如學習其行動模式或策略等。

2.也有政治機會擴散的可能。

3.會出現反制運動。


****見下(Tarrow)
約略有這個形態是因為運動力量衰竭、或者內部分化、階段性目標已經達成等。
內部分化是因為權威當局可能已經是出某些善意回應,於是有分成溫和派和激進派的可能。

 1.個人層次
a.世界觀價值觀的改變
b.會跟著運動者很久,這個人可能會持續關心公領域事物
c.運動做為一種鍛鍊的過程,Tarrow
d.創造運動者彼此形成的網絡

2.集體層次
a.改變政策或政治參與的形式
b.可能會有立法或修法,也可能成立新的部會或諮詢機構
c.提出了不同於代議民主的政治參與形式
d.文化轉型



****Tarrow 1994:168
從一定距離來看,每一波的集體行動,都可形容為一條拋物線;開始於體制衝突,歷經狂飆頂點,終止於冰消瓦解。一旦引起全國注目與國家回應,運動就達到衝突的極致,此時,運動組織者會努力將這股社會騷動的氣氛擴散到更廣泛的群眾之中。然而,隨著運動參與行動的組織化,至少有一部份社運組織會開始採用比較政治性的邏輯----亦即,開始與權威當局進行非正式的折衝協商。在每條運動拋物線裡,在運動循環趨緩的後半段裡,主動權將逐漸轉移到精英和政黨的手中。〈抄自della Porta,Donatella and Mario Diani,2002,社會運動概論  p221〉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毒物:
趙鼎新,2007,社會運動與革命。台北:巨流。第11章。
della Porta,Donatella and Mario Diani,2002,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巨流。第五章。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第四章。

個人--網絡和運動參與

a.運動參與立基於已經存在的社會網絡
社會網絡的提出,質疑了「參與社會運動者都是低度社會整合的、孤立的個人」這個說法。


b.威權統治的情況下,由空間促成的網絡關係對社會參與會有深遠的影響〈cf: 市民社會中的自發性組織〉。

政治情境對組織之間網絡的影響
a.好的政治情境:容易擴張聯盟
b.不好的政治情境:關起門做自己的,找到自己的niche

毒物:
Michels, Robert,2003,寡頭統治的鐵律。天津:天津人民。第二章。
Gamson, William A.1975.The strategy of Social protest.Homewood:The Dorsey Press.第七章。

寡頭的意思:一小群人長期待在領導位置上。
造成寡頭的原因:
a.位置需要時間和技能才能勝任
b.群眾的惰性和傳統
c.工作上寡頭不會有隨時被更換的危險他才會安心。

「必須使他認識到,除非有某些突發性的特殊情況,沒有必要擔心自己可能失去職位,從而使他具有一種安全感。」p87
d,知恩圖報
「人類所特有的那種崇高的知恩圖報的情感。一個為黨的創立做出積極貢獻,歷盡坎坷,並為黨的事業嘔心瀝血的同志若是沒有被選上,那無疑太殘忍了。」p86
e.制度

「在每一屆的代表大會上,代表們拿到的選票上總是印著那些即將卸任的委員們的名字。」p84

寡頭傾向使領袖和群眾發生甚麼關係?
a.領導者結盟
「在大眾面前,那些長期在位的領袖總是會形成一個緊密的小集團」p135
b.先訴諸選民,再棄之如敝屣
c.領導者與群眾發生衝突,領導者會贏
「當領袖與大眾之間發生衝突時,只要領袖集團內部能夠保持團結,他們在衝突中總夠處於上風......數年前,在曼海姆,有組織勞工確實罷免了他們的一位領袖,但與此同時在領袖集團內部引起極端的反感,他們將工人的這一正當行為說成是一種犯罪,並很快為那位由於眾怒難犯而失去職位的領袖小心翼翼的安排了另一個職位」p.136
d.大眾起來反叛其實是新舊領導者的鬥爭,而新領導者較容易與大眾結盟
「然而,如果認為大眾起而反對他們的領袖並使後者垮台,則是大錯特錯了。推翻領袖的並非大眾,而是一部分在大眾協助下推翻了另一部份。典型的如丹東,他被羅伯斯比爾推翻,而羅伯斯比爾卻繼而被殘餘的丹東派勢力推翻。」p141

有沒有可能改變?Robert Michel認為不可能。可能反抗的人都被收編了。

「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在可預見的未來,政黨組織內部的寡頭統治將被推翻。隨著領袖日益變的不可或缺,它們的獨立性也將隨之增強。而且,領袖們所具有的影響力以及他們的職位所帶來的可靠的經濟收入,對大眾產生越來越大的吸引力,並吸引其中的優秀份子不斷進入勞工運動的特權官僚階層。」p138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毒物:bourdieu的論攝影。The social definition of photography.

馬克思的傳統大多要講生產,然後什麼都可由此推導出,生產就是為了要消費,生產--消費--生產--消費......是一個循環。

Hanna Adrent提出新的東西:「如果生產後延遲許久才消費呢?」或,「有些東西無法進入生產--消費的循環之中呢?」符號就是一個例子,他不會進入循環之中,而且它不會被消費掉。我們現在常常使用符號來證成自己和証成與別人的關係。

階級的形成,是因為大家共享了某種符號。這裡重要的事情是我們找到另外一個象限,是對階級形成有重要的影響。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兩周的主題是「社會運動與個人生命歷程」,看了兩部影片,《貢寮,你好嗎?》和《卯上麥當勞》



「你好嗎?阿源?」《貢寮》那部片中一直出現這一句話,讓我很好奇:它到底是誰?影片中間會慢慢帶出,是個參與抗爭但是因為意外出車禍,卻被不公正的判了殺人罪,坐牢十幾年的人。因為導演的聲音很親切,我自己胡思亂想,想說他到最後會不會跳出來,說阿源是他爸爸等等。〈結果沒有啦〉

但是,「你好嗎,貢寮〈阿源〉」這個地方,這個事件和一個人名被擺在相同的位置,也就是說,這個事件其實可以用一個人來當作指標和代表。阿源是當地的精神支柱,在抗爭的人歷經這麼多官話的砲轟,仍不會忘記聲援阿源。

個人小小的生命不等於一個社會運動,但一個重要的人,在一個運動裡面一定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什麼樣的人在做甚麼樣的社會運動,對於推廣某議題、提高組織能見度一定很重要,因為不了解的人不一定會對議題有興趣,可是你若是個不錯的人將來可能跟他變成不錯的朋友,你們偶爾可能有機會,就可以一起聊這個事情了。and如果運動者形象很差,沒禮貌又不守時〈我亂講的〉,很難博取別人信任,也很難講你在做的議題了。沒錯,人不等於議題或組織,但是有多少人可以分辨其不同、或忽視這中間的關連?

其實回想起來就很慚愧,因為我覺得以前在跟別人講議題的時候,我的態度都太過尖銳了,而現在知道也瞭解這樣的壞處,以後當盡量做個更謙虛的人。

上課討論了運動和個人生命的一些事情,如:
一、運動者為什麼可以撐這麼久?

運動者有堅持的信念、或一路上遇到的小小幫助。就像旅行吧!雖然有點累了,但轉角的一個驚喜就足以支撐你再走一下。
另外,運動者有進入運動後的人際關係網絡,或許可以彼此支持。和裡面的人也會都是好朋友〈或至少生活密切相關〉,因此抽離的成本也很高。

二、因為運動參與,運動者的家庭生活有什麼改變?

當然不管家人支持或不支持,都會很辛苦。〈這...有點冗了〉例如《卯上麥當勞》其中一個運動者的小孩就沒被照顧。而最難過的是,一開始那位運動者Dave還說他看到麥當勞入侵到他生活的每個地方,包括兒子期待的一個活動當中時,更激起了他要對抗麥當勞的決心。但最後越走越複雜,涉入越來越深,到他沒有時間裡他兒子時,這個矛盾變得越清楚。

三、運動參與的成本。

mu說的,運動者因為從事低薪和長工時的工作,常常都要剝削自己來反對被剝削〈喔我好喜歡這句話呀!〉而且還要跟運動交纏在一起,《卯上麥當勞》的Helen說她做夢都夢到麥當勞,太可怕了!《貢寮,你好嗎?》當中的阿源則因此冤枉的坐了十幾年牢。

四、運動參與、運動者的多面向學習。

因為做運動要會很多事情,對媒體說話、做文宣、記錄......,這些事情非常多面向,也很有挑戰性,所以每個人都在其中成長,變成社運超人

五、因為參與運動和世界的關係改變。

參與運動的人往往會有「震撼教育」、價值觀的大轉變,或是看世界的新眼光。「你好像很難再回去當一個正常人」,總之,就是會開了社運之眼

那麼,不再參與運動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不再參與,指的有可能是,1)轉入其它公領域   2)轉入私領域

再來,這原因可能有:
一、生活壓力〈就是上述所說的成本〉
二、理念和運動方向不合

但是,老師舉了一個summer freedom社運人士後續的追蹤調查說明,只要參加過社運被埋下了種子,其實很容易又繼續在這個領域活動。看到有人不公平的被對待,都會再度站出來。

*
我則覺得既然社會運動開眼了就終身受用,那麼就應該及早開始,不要輸在起跑點上,像麥當勞一樣誘拐兒童〈影片中說麥當勞知道人的口味在童年就大致固定了,所以麥當勞大力攻占兒童市場,讓他們喜歡習慣麥當勞〉,我們要從小就讓小孩子去上社會運動的summer camp ,多麼歡樂啊。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毒物:《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複製是什麼?
第一種複製叫做copy,是有原稿,並且可以區分出原稿的東西。
第二種叫做duplicate,大概可以舉複製羊做例子,分不出誰是真的叫duplicate。

解讀文章最重要的兩點就是:理解馬克斯、法西斯和共產主義的脈絡。

在講一個政治美學化 / 美學政治化的事情,和馬克斯對話。談資產階級的美感經驗是如何瓦解的、而義術品本身有其獨一無二的特性,又如何和機械有關?

mass大眾,是很重要的條件,因為大眾沒反應、很難推動,每個人都有意見,但沒辦法行動。
【受之影響的Susan Sontag認為,所有行動背後的論述都太少了,讓你行動的原因大都建立在一種「神經的觸發」之上。】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續上篇〉對Olson的批評:
1.理性〈到底什麼叫做理性啊!〉他的理性太狹隘。
2.過度強調經濟及利益誘因。
3.忽略社會脈絡
4.「團體越大、任何人為......」(p56)這是假設公共財是定量的,但有些公共財並不會因為人多而稀釋。

閱讀範圍:Charles Tilly.Social Movement.Ch1, 西德尼塔羅《運動中的力量》p1-35

「什麼是社會運動?」
Tilly:contentious politics「異議政治」(p7),包含三個元素:(1)campaign:有針對的權威當局和集體claim
(2)social movement repertoire (3)WUNC

社會運動代表的是a particular,connected, evolving, historical set of political interactions and practice.是campaign, repertoire, 和WUNC的特殊組合。

Tarrow:有共同目標為基礎的團體挑戰、且不斷互動(p6)

「社會運動的時間地點和特色」
Tilly:開始在18th的西歐和北美出現
Tarrow:
當政治機遇(political opportunities)和限制的模式變化時,人們就會投入鬥爭政治,並隨即通過有策略的採用集體行動手法,創造新機遇,讓其他人在擴大的鬥爭週期中加以使用。(p26)

鬥爭政治的產生,是在政治機遇擴展時,在它們顯示了聯盟的潛在可能時,以及他們揭示了對手的脆弱時。一旦鬥爭觸動了它所根植的社會網絡和連繫結構,產生能持續與強大對手鬥爭的集體行動框架和有支持力的認同,鬥爭就明確轉換為社會運動。
*政治機遇:強調群體外部的資源,國家結構和政治分裂都創造了相對穩定的機遇。
*政治限制:如鎮壓。

人們並不只是簡單的「集體的行動」。她們請


之前討論社會運動的人怎麼討論?
1.集體行為理論 collective behavior
把人的抗議當成社會失序的一個結果、一個暫時性的現象,這個學派觀察的現象是法西斯/史達林
2.資源動員論 resource mobilization 
抗議會出現是因為我們抗議的資源變多了
3.文化/認同論 framing
能使用不同的論述資源
4.政治過程/資源動員論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政治機會其實包含了資源動員論和文化認同論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問人為什麼反抗,同時也要問:人為什麼不反抗?」

閱讀範圍:Barrington Moore 的 Injustice p49-50, p64-80, p81-89. p92-103
不反抗的機制〈這篇文章中提到的〉:
1.fragmentation 囚徒背景異質,統治者用此分化
2.solidarity 團結在一起監視彼此
3.atomization 原子化,剝奪個人和社會的連結、穿制服讓每個人變的一樣
4.co-option 收編、拉攏

其它不反抗的理由:
1.過渡〈令人討厭的事情一下子就過了〉
2.讓別人去做〈搭便車〉

人為什麼反抗?>>>>> Moral outrage
Moore的觀點:人內在有一種sense of justice,當這被violated時,人產生moral outrage,然後人才會反抗。

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有一種契約,解釋了1)如何統治是合理的  2)Division of Labor  3)Distribution of goods 財貨之分配,這個社會契約被破壞時,就是被統治者反抗的時候。

破解不反抗的機制:
1.fragmentation   ----  重新界定敵友關係
2.solidarity   ----  去除對異議者的敵意
3.atomization   ----  社會支持〈儘管一個也好〉
4.co-option   ----  發展新的認同、質疑統治者〈在這裡比較間接〉

閱讀範圍:《共產黨宣言》第一部分、《集體行動的邏輯》1-2章、第四章第二、三節

一、人為什麼反抗?馬克斯的解釋:
1.被剝削
2.產生集體意識〈生活條件越趨一致〉 
3.挑戰統治階級的統治正當性
4.教育〈政治教育〉

二、人為什麼不反抗?Olson的解釋:
1.團體越大,個人投入的動機越小 ex.分散責任
2.公共財沒有辦法排除其他人的使用
3.在大團體中社會誘因低
4.寡占的團體中,即使一個單元〈團體、個人〉也可能願意去創造公共財
5.缺乏公共意識
6.缺乏個人誘因  ----解決方法:創造選擇性誘因〈不一定是經濟性的,也可能是社會性的;不一定是正面或負面的如不一定是獎勵或懲罰〉

馬克斯和Olson的爭論點:
一、團體大小對於反抗力量的影響。前者認為團體大行動大、後者認為團體大行動小。
二、二者都認為人是理性的,但對於理性的人如何行動則解釋不同。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Data pp65-108   ethnography and  observation 摘要

(p65)Agar(1986)認為對一些研究者,尤其是作為科學測試(scentific testing)的角色,設定好所要驗證的假設、知道怎樣驗證測量假設的方式是make sense的,但對於有些社會研究者來說,其實他是一個學習(Learning)的角色,他需要的是:對他遭遇的這個世界理出一些頭緒來。

(p66)觀察(observation)和民族誌(ethnography)究竟有什麼不同?這樣說好了,「觀察」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比如觀察別人怎麼回應我們,以作出反應),或科學家也會做的;民族誌則包含了"ethno"(folk之意),和"graph"(和writting有關),民族誌是對一個場域或場景的觀察,而且是會捕捉社會意義的。

(p67)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被當代某些學者認為這很重要,如果你要用first hand的方式去了解某個世界,這比起當一個遠距離的觀察者要好得多了!不過,普遍來說,所有的社會研究都可以算是一種參與觀察。因為我們總是在研究之中。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s not a particular research technique but a mode of being-in-the-world characteristic of researchers.

(p68)mundane details世俗的細節
觀察時的重點就是要注意留心所有「世俗的細節」。以電影為例吧,如果你喜歡看追車那種動作情節,要成為民族誌者就比較難了;而如果你喜歡看警察辦案、犯罪活動,那麼你當民族誌會很好。因為社會科學的觀察,就是要去了解基本的routine,而非了解那些看來超有趣的東西。當然,厲害的話,每天的、世俗的細節,看來都會是有趣的。

(p78)透過民族誌工作我們可以知道人們怎樣回應特定的場景,但這沒有辦法回答人們是怎麼組織這些場景的。這就需要ethnomethodology。除了田野觀察,應該要有錄音或錄影等更可靠資料的記錄,可作conversation analysis.

(p80)The attemp to describe things "as they are" is doomed to failure.Without some perspective or, at the very least,a set o animating questions, there is nothing to report.Contrary to the view of crude empiricists, the fact never speak for themselves.

**A point of view is always a view from a point.聽了兩個老師講了,很可愛的話。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演功課

原文作者:David Mamet 
譯者:
曾偉禎

影社的指定讀物,很好看,薄薄的一本頗有大師之風。不只是拍片可以看,講故事、寫小說似乎都有類似的道理。

(p21)一個人並不需要能看才能寫〈劇本〉,他需要的是能想像。

(p22)故事是主角在追求他的目標時,發生在他身上的所有重要事件的演進。海明威也曾指出「故事寫出來後,把所有的精采對白拿掉,在看看剩下的還算不算是一個故事。」

(p32)電影的機制其實與夢的機制式一樣的,因為夢是電影最終的面目。只要透過啟發式的分析,就會發覺這是個最高級、也最簡單的組織次序。

(p40)永遠不要去設定角色性格。「角色」是一個人在追求他想要的目標時所採取的所有動作,角色只是一些慣性動作的集合體。

(p55)如果我們要把這部電影拍好,必須將事件的因果關係秩序整理出來,戲劇的張力會一直持續直到無序的混亂狀態靜止時才中止。(p60)我們重點是在製造每一部份時都是各司其事,有其功能,不要重複也不要贅言。

(p81)他們〈觀眾〉最感興趣的是說故事的人承諾要說出來、但還沒說的: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p83)因為人類的天性中有將事件意義化的需要,(p82)人類的知覺天性會將毫不相干的意象連接成一個故事。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藉由社會學想像的導引,人們現在希望能夠掌握世界的動向,並且理解他們所遭遇的事情,雖然在社會當中,他們只是傳記歷史交錯的瞬間而已。」p.37

**[ 這張圖應該要做黃色和紅色交會變成橘色、藍色和黃色交會變成綠色的,但技術顯然很爛,很不清楚]

「任何一種社會研究,如果沒能回歸到傳記問題、歷史問題以及兩者在社會之中的交集,就不可能完成它的學術之旅。」p.35

「社會學的想像」,這個從我高中時代就因此而著迷的名詞,把我帶入社會系,然後我在社研法〈下〉的第一堂課終於好好的看了〈之前好像是...借了就又還掉了,真混〉原著的第一章。以這本書來開場真不錯,加上李明璁老師的講課分享,應該要好好做個筆記。

「如果只是把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用術語再講一次,算什麼好研究呢?要把看似沒關聯的東西,去做關連,會是比較有社會學想像的研究。」關於術語,老師提到了術語的過度濫用,使得我們沒有因術語清楚的解釋事情,反而混淆視聽。例如:「啊,沒辦法,資本主義嘛」「真的被剝削了。」這種日常的例子〈大笑,的確有這種毛病〉

要怎麼做關連呢?老師講了一個交叉分類的方式,不曉得算不算是一種方法,比如我們要講「在異地流動的經驗」,在旅行這詞之下可以有travel和torism,在移民這詞之下可以有sojourn和migration,而這兩個詞下的分類都是依涉入當地的時間與程度來排序的,因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新分類,叫做「在異地流動的經驗」:
torism-travel-sojourn-migration以時間和涉入程度來「交叉分類」。

從傳記到歷史,從個人煩惱(personal troubles)到議題(public issue)究竟要怎樣的過程?老師說煩惱可能可以聚集成話題(topics),但不是議題:「他們宣稱自己討論的是議題,但其實是話題,用後即可棄的話題。」不禁要拍拍手覺得真是批評的快狠準。不過究竟要怎麼做,對我而言,覺得很模糊〈這就是社會學的想像之魔力了吧!!〉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叫影像社會學 」?
影像社會學的時候老師這樣問:「為什麼,我們說這是個影像的世界?」
先保留問題。說到攝影,其實和社會學是同一時代的產物,有著一樣的信念背景。因此影像和社會學,還真有很大的相關。

「照相機發明於1839年,而孔德在此不久前,才剛完成他的《實證哲學教程》,實證主義、照像機、即社會學因此可說是一同誕生長大的。三者的共通性在於,全都信奉科學家與專家能夠記錄可被觀察,且可被計量的事實。」《另一種影像敘事》,p.103


《另一種影像敘事》,文字好美。

另外一手,我看到我在讀的indexing and abstracting in theory and practice(Lancaster,2003),其中說到「索引」的困難。「索引」是要濃縮一個東西、可以從小見大,但是這個動作,便牽涉到人對於意義的解讀,使得索引本身和人的多樣息息相關。像每個人讀同一本書,會做出不同的摘要,我們說一件事情「關於什麼」,並不表示這事情就是「關於什麼」。那麼,到底我們怎樣彼此知道,紅燈〈可以被視為一種索引〉就是表示停下來、闖過去會出車禍、會被開罰單的......?

難。意義之後,還會有更多的意義。於是Mai(2000)說:
If one focuses solely on the representation aspect and ignores future users, one might risk representing documents in a way that would be of no use for the users.
對一段文字內容做索引、關鍵字、種種的描述,似乎太脆弱,不足以撐起意義的快速繁殖。

結果在《另》這本書中,看到彷彿談論上面情況的簡短眉批:「事實(fact)和資訊(information)本身並不構成意義」它在講「照片」是種資訊式的瞬間,但是「意義」要由人去賦予;照片是斷裂的,人的意義感,來自於為它加上前後故事,擴充它的時間。


                           前後的時間   ←      照片的瞬間  和 →   前後的時間
                           可能的故事   ←      索引的意義  和→    可能的故事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15 Tue 2008 21:24
  • 空間

*
「空間不是用社會學就可以分析完的......而且空間常常可以反過來挑戰我們的社會學知識」
老師最後一堂空間課時說的。

*
具有經濟和政治勢力的人,藉由控制城市公共空間磚石水泥的建設,有最大的機會塑造公共文化。
但是公共空間本然地是民主的。誰能夠佔有公共空間,以及界定城市意象,還是個開放未定的問題。
--shron zukin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看這篇的時候,有些地方很能引人入勝:

學術作為一種志業的意義安在?托爾斯泰曾就這個問題,提出一個最簡單的答案:
「學問沒有意義,因為對於我們所關心的唯一重要問題:『我們該做什麼,我們該如何生活』它沒有提供答案。」

不一定有提供什麼看法,但卻一直讓我去思考。h好像也這麼覺得,我們都覺得這篇演講稿,看了就很想一直找「答案」:到底「學術」和我們的生命有什麼關聯?我說這很重要耶,如果確定沒有關聯了,我就要趕快離開這個可怕的學術工廠!不過顯然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XDDD

期待老師解答,不過老師講了別的,我還是不知道韋伯認為學術和生命之間有什麼關係。
老師說了韋伯分的六大生活架構:
科學、藝術、性愛、宗教、政治、經濟
             │    │
            其中性愛和宗教對於日常性的抗拒,幾乎是同等的程度,只是方向不同,一個是此生的解脫,一個是彼岸的解脫。 所以有性冒險,因為跟一個人在一起久了,只剩下吃喝拉撒睡時,你就會想要尋求新的、不一樣的東西,但是這種愛情帶來的「暈眩感」只能維持一陣子,於是性冒險的人通常會一再的性冒險。

這本書被預約的好滿,保留著當想讀的書吧!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的一段:

在所有的意識形式中,藝術是唯一從開始就反對任何抽象的一種形式。
藝術反對僅僅是思想的東西,反對僅僅是系統、概括的東西,反對純理想。
藝術總力圖成為直觀的、純粹感覺印象、和具體經驗的對象。

總是這樣想的,世界的真實性對我而言,總是搖晃不定;
或是,我只是不想被干涉、不想要麻煩,於是造了一個自己的世界,
掩耳面對世界的千種話語。

完全沒有概推他人的野心。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唸大學,我從高雄,這個台灣南部的城市,來到台北。從前人們說台北是打拚的所在,至於我們這一輩,則說它是文藝青年或…玩樂的天堂。若不是從出發到回歸〈從高雄上台北,再從台北回到高雄〉,豐富的台北為我戴上觀看高雄的眼鏡,我可能也不會知道「我是誰」,竟然有這麼多面向的「我」存在。
        在台北,四通八達、資訊豐富。剛來台北的時候,最興奮的就是台北有許多的書。書店宛若書的百貨公司,只是分散在各地;學校的圖書館,離住宿的我很近,不乏特別的難見的學術書籍;市立圖書館也近,有許多有趣豐富的活動。另外,比起高雄,台北有更多的文藝活動。捷運站、學校,隨時擺放著何時何地、有何節目上演的節目單,坐著捷運就可以到達享受一番。
        而停歇,似乎都必須忙碌的尋找。因為過於繁多的資訊,總是習慣「找找、看看」下一次可以去哪裡玩、去哪裡休息?我喜歡山、喜歡運動,在台北坐著捷運就可以到登山步道,這是我休息與放鬆的方式。不過,台北當然不全是快樂天堂,我也會沮喪、想家,偶爾和高雄的朋友,埋怨台北的多雨和潮濕。但是沒有家人、自己吃飯、自己過活的日子,可以用各種活動填滿,倒也是自由自在。我也逐漸在書本、課外活動、來自各地,在台北認識的朋友之中,發現了自己的喜好、個性,與成長的痕跡。
        住在學校宿舍又更加特別。我可能半夜才回家、或清晨在校園散步。校園是安全的,我是自由的,台北的交通方便,幾乎是隨心所慾,可以在任何時候,到任何想去的地方。我的獨立與自以為是,可能在這個時刻發展到了極致。
        因為興趣與關心,參加過許多街頭遊行、NGO組織的活動。這亦是我在台北最快活的事情,年輕時候想要奉獻的熱情與力量,全都因此傾瀉而出。立法院、行政院、或中正紀念堂很近,抗議與社會行動,全部不是課本上的事情,就在我的週遭發生,或我自己也在其中。當從前崇拜的社運名人,就在某活動出現在我旁邊時,臨場的參與感頓時提升、或走在街頭跟著喊口號時,我會感覺,我真的相信社會運動的真實與其可能有的力量。
        但是原來在台北,參與過這麼多事件的我,也只是一種我而已。當我寒暑假回到高雄,因為交通不方便被困在家裡時,我於是沮喪了起來。沒辦法一起床就去圖書館、不可能坐著捷運去爬山,我的行動是被限制的,我貪玩的心也必須收斂。看文藝資訊沒有意義,看社運消息沒有意義,因為我並沒有辦法親自出席,去參與一場場讀書會、演講,或是各種活動。和親戚一起看著政治新聞時,聽她們罵著政治人物,我也覺得好疏離,因為那不是我在台北被敎育如何「改變政治」的方法。但我又怎樣去相信,我在台北知道的這一套?當我從來沒有參加過高雄任何的NGO團體,沒有去過它們的聚會,沒看過他們現身。市民、社區,種種我習以為常的價值或組織,統統不存在。
        我常常想念高雄,也在別人問我來自哪裡的時候,驕傲的回答「我是高雄人」。但我待過台北之後,我才真的仔細去想,高雄是什麼樣子?當我處在高雄交通不便、有家人,我並非獨立行動的家中,或是沒有太多非商業空間、活動的高雄市裡,我的多元價值觀、獨立性、自由的一面究竟能否存在?
        我偶爾覺得自己是個「台北人」,但是個特殊的台北居住者。因為我住的是方便、沒有負擔的大安區學校宿舍,治安與環境良好,但並非台北每處皆如此;而我當然更是「高雄人」,但除了火車快到高雄車站、經過愛河時,我常會忍不住掉眼淚之外,我對於高雄到底了解多少?居住在台北,塑造了我部份的個性,告訴我「我可以是誰」、可能是誰,但回到高雄,又告訴我這不是絕對的我。
        或許,城市的性格參與了我性格的塑造;想法與心態都是流動的,需要我所在之處特殊條件的支持。我從高雄流動到台北,再回頭看高雄,從而知道了自己複雜的許多面向。

---------------
哈哈這其實是take home空間的社會學分析的期中考。

題目是:
請你以截至目前為止在本課程所學習的心得,闡述「設計的歧視」作者Leslie Weisman說的這段話:「空間提供了一個架構,以便思考世界和身處其中的人。…直到我們知道了我們在哪裡,我們才能理解我們是誰。」請舉出任何個人經驗或觀察討論「知道自己在哪裡」和「理解我們是誰」這兩件事之間的關連。

好像有點文不對題,不過寫的很開心就是。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概念:理論的基石,代表現象的抽象元素。
命題:概念之間的關係。
假定、前提:理論所根據的基本論斷,本身不提供驗證。
假設:由命題發展出來的,可被檢測的預期(testable expectation)。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