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空間的社會學分析中,我們閱讀了一兩篇文章談社會互動及孤立。在《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之中,Jane Jacobs直接指出,公共治安主要並不是靠警察來維持的,而仰賴於人們互動特質:一個人與人互動機會頻繁的地方,相對於彼此隔離、互不往來的地方來的安全。這是一種由人們組織方式的不同所帶來的資本,和經濟上的貧富並沒有太多相干。

那我們今天來講一個《石頭湯》的故事好了。


三個剛打完仗的士兵要從陌生的鄉下走回自己的家鄉,一路上他們很累、很餓,他們心裡都有共同的期待-好好吃一頓、睡一覺,然後再繼續趕路。
走著、走著,突然之間,他們發現了燈火通明的村莊,可是這個村莊不歡迎陌生人,村莊裡的人都把食物藏起來了,沒有一個農人願意提供他們食物與床,於是三個士兵輕聲的討論起來,然後一個士兵對著所有的村民說:
「我們向你們要點吃的東西,可是你們沒有東西可吃。這樣看來,我們就只好煮石頭湯了。」
圖片文字來自 http://db.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37844

然後大家就很好奇:「要怎麼煮石頭湯呢?」大家紛紛開了門,要看這三個士兵做什麼。
士兵們說:「石頭湯很好吃,若是加點蘿蔔就更好了。」於是有人拿了蘿蔔來。
「再加點瘦肉味道一定不一樣。」「那我拿瘦肉來!」又有人提供了瘦肉。
就這樣,村人一起煮了一鍋無比美味的「石頭湯」。

Together we can make a difference.
這個故事當然都被用來講「分享」,但我今天更想強調的是,那個1+1>2的效果,還有Jane Jacob講怎樣是個安全的街道(社區):
「一個能夠處理陌生人的城市街道必須具備三個特質,它能夠將陌生人的出現轉變成一種安全的資產,這已是許多成功的鄰里社區一直出現的特質。」
「首先,必須有眼睛盯著街上,就像天然的偵測器......人行道必須不斷有人使用。一方面是增加街道上有效的眼睛,同時也吸引街道兩旁房屋裡面,有足夠的人去注意街上的動靜。」
但是,沒有足夠的理由,很難讓你想要去使用街道。但最自然的理由其實就是商業活動,這對台灣人來說應該再熟悉不過了:「店主和老闆是治安和秩序,最典型和最有力的支持者;他們討厭櫥窗被打破,也最痛恨搶劫。如果數量夠多的話,他們將是偉大的街道守護者和人行道的管理人。」

後面作者繼續談到,現代各種保全、柵欄、圍牆,或是依靠汽車這種移動的鐵籠,或者劃分地盤,或者把自己隔絕於危險的環境......等等的做法,其實是很無奈、很複雜,也根本無法達到一個「守望相助」社區所有的安全程度的。

所有人都把門鎖起來,於是士兵們就餓死了...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想到一種像「石頭湯」一樣聰明的把戲的話...

在另一篇<Race,Place, and Vulnerability>中,作者研究熱浪來襲時,住在類似環境中的人不同的死亡率。兩個地方為例,其中一個死亡率高,一個低,為什麼?答案除了個人式的解答:年齡、貧富、種族之外,這裡講到了很重要的social environment.當這個地區沒有什麼公共生活、彼此都不熟的時候,就比較少求助的網絡、對象,死亡率自然提高。反之,另一個地區人們喜歡出去、街上有很多的活動,當然就會有那種「天然偵測器」式的談話:「欸,今天那個誰怎麼沒來?」這種地區,死亡率就較低。

人類的社會環境影響互動,互動又帶來安全、保險的實際效果,這種東西不是個人可以達成的。有個守望相助的社區,不只取決於人們的特性,更要去檢驗具體的環境,譬如說街道的規劃、住宅區的設計等等,檢討實質的空間個性,造成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

而除了空間,我也開始知道,那些我們視為古老的互動,有一些從沒想過的價值。街頭巷尾的談天,露天電影院、社區活動、在公園運動......它們把人們從家裡帶出來,把人們聚起來,然後這群人就會產生一種無可比擬的力量。唔,像是那鍋石頭湯吧。我很喜歡《石頭湯》後面,大家和樂融融的樣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山沙拉 的頭像
    山沙拉

    拉唧筒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