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dog year”這種說法:狗的一年,相對是人類五年的時間。在中國,一年間變化的程度,相當於世界的五年,於是有人用”china year”來形容中國變化的快速。」來台的英國衛報(Guardian)記者Jonathan Watts在「邁向哥本哈根」媒體座談會上,以中國環境變遷的照片震撼開場,並分享他多年從事環境報導的經驗。

這是928在清大月涵堂,由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台達電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座談會,邀請衛報亞洲環境特派員Jonathan Watts、中華民國環境記者聯誼會會長朱淑娟、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Edward Dallas共同座談。

變遷快速的中國

先生,一個再典型不過的中國例子:他原本住在有「香格里拉」之稱的雲南,隨著中國的發展到了都市,賺取更多的錢。現在住在北京「鳥巢」附近,每天都可以吃到比以往豐盛的菜餚。

中國在過往30年間,增加了3億人口〈相當於美國總人口數〉。在經濟發展與都市化的情況下,人口增加伴隨著電力消耗、能源消耗、空氣污染的增加。Jonathan說,望向天空會發現「兩層地平線」,一層是煙霧,一層才是原本的地平線。

而中國偏遠的地區,受到氣候變遷、環境變化的衝擊更為嚴重。比方說喜馬拉雅、崑崙山和天山都有冰河融化的現象,這些地方被稱作「第三極」,是除了北極、南極之外更危急的地方。

多數的人感受不到「環境議題」的重要

「特別是讀環境報導的人,他不是住在那個地方」Jonathan提出環境報導者面臨的問題。環境危機在地處偏遠、貧窮的地區最容易變得嚴重,在都市吹冷氣的人們,怎麼感受到那種生存危機? 

Jonathan認為,要提醒人們環境危機所引發的經濟損失,並且用「人物」角度切入,說一個環境與人的故事。他的照片中出現一片乾涸的土地,「這裡本來是要蓋遊樂區的!還放了船,是要給遊客搭的」。遊樂區預訂地在十年後,完全沒有一滴水。類似在新疆地區的人,每天都在與環境奮鬥,找出生存的出路。「一般人是怎麼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是他報導氣候變遷的基本要素。

朱淑娟則表示,台灣媒體本身資源就比較不足,也好像沒出現過「環境專版」、「環境專欄」或甚至「駐外環境記者」等,讓記者不易長期經營環境題。

全球性的問題

不只是「都市人」無法想像偏遠地區的問題,國家和國家間,也有視野不夠寬廣的問題。1998年中國開始禁止伐木,這聽起來是很好的決定;但是切斷供應面,卻不解決相關需求,其實只是把問題「出口」──Jonathan照片中那一堆堆的原木,都是烏蘭巴托向西伯利亞進口來的。

哥本哈根宣言,就是要整合全球的行動,讓我們不要將問題「出口」,當成解決氣候變遷的方法。它最大的意義在於「為下一代著想」。Jonathan認為如果哥本哈根宣言成功,將比二次大戰過後的波茨坦、凡爾賽宣言更具意義。環境報導可以告訴大家:「環境變遷的影響是什麼、哪些人受到影響,而我們又有哪些選擇?」

扭轉政策和價值走向

雖然中國這個世界工廠,有相當大的碳排放量,但是中國也積極的有所作為,比如說淘汰沒有效率的火力發電廠,或者用政府資金大力推廣再生能源。其中Jonathan最欣賞的是用藻類減碳的方式,藻類可以吸存二氧化碳,又可以拿去餵養動物或者充作生質燃料。

不論政府或者人民都可以有所轉變。衛報網站上有個10:10的活動,是個人宣示減碳的行動。Jonathan也鼓勵人民對政府施壓,要求在經濟或者政策上調整型態,比如向政府要求使用再生能源。

朱淑娟則舉出台灣政府奇異的行徑,一方面要求人民節能減碳,但另一方面又在大開發案中規避減碳責任。這種雙面性格的政府,實在需要更多人民監督與轉變的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山沙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